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13 13:22:4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主要涉及对大骨节病的诊断,但并不直接列出具体的检测项目或涉及产品。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疾病,通常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常见于饮食和生活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

检测项目

  • 关节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观察关节的变形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畸形,如X光检查。
  • 生化检测:包括血清钙、磷、维生素D水平等检测,以帮助评估骨质代谢情况。
  • 身体机能评估: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测试,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检测方法

  • X光检查:通过拍摄患部关节的X光片,检查关节的损伤程度。
  • 生化检测:通过血液检验分析患者体内钙、磷、维生素D的含量。
  •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活动测试来评估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有无压痛或者肿胀。

涉及产品

实际诊断过程中,通常没有专门的产品直接与大骨节病相关。检测仪器如X光机、血液分析仪属于通用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检验和诊断不同类型的骨骼和代谢性疾病。

为全面诊断和治疗大骨节病,除了上述标准的检查外,还需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估。

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大骨节病诊断标准

标准号:GB 16003-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12-21

实施日期:1996-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的简介

GB16003-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

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kashin beck disease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骨节病诊断原则、临床分度、分型的技术指标与使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骨节病个案诊断,以及与其他骨关节病的鉴别。2 大骨节病

GB16003-1995

本病为儿童发生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其原发病变主要是发育期关节软骨的多发对称性变性、坏死,以及广泛的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上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短指、短肢甚至矮小畸形。

3诊断原则

根据病区接触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手骨X线拍片所见手指、腕关节骨关节面、干端临时钙化带和核的多发对称性凹陷、硬化、破坏及变形等改变可诊断本病。X线指骨远端多发对称改变为本病特征性指征。

4诊断及分级标准

4.1严重程度诊断

4.1.1.早期

干未完全愈合儿童,具备以下4项中.a、c或b、c或b、d或只有c者,诊断早期。a.

手、腕或踝、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疼痛。b、多发对称性手指末节屈曲。

c.手、腕X线片有骨关节面或于端临时钙化带或核不同程度的凹陷、硬化、破坏、变形。d。 血清酶活性增高,尿肌酸、羟脯氨酸、粘多糖含量增加。 4.1.21度

在早期改变基础上出现多发对称性手指或其他四肢关节增粗、屈伸活动受限、疼痛、肌肉轻度萎缩,干端或骨端有不同程度的X线改变。4.1.31度

在I度基础上,症状、体征加重,出现短指(趾)畸形,X线改变出现骺早闭。4.1.4度

在I度基础上,症状、体征、X线改变加重,出现短肢和矮小畸形。4.2活动和非活动型诊断

干未完全愈合的大骨节病儿童,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诊断活动型,否则为非活动型。a手、腕X线片呈现干舫端临时钙化带增宽、硬化、深凹陷。血清酶活性增高,尿肌酸、羟脯氨酸、粘多糖含量增加。b.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5批准1996-07-01实施

A1 检查前准备

GB 16003--1995

附录A

临床检查方法及判定基准

(补充件)

A1.1检查医生应养成按顺序检查习惯,以免遗漏。A1.2充分暴露应检查部位。冬季病人由室外进入室内10~15min后再做检查。A1.3检查时,应向病人做示范动作,指出要点。A2上肢检查

A2.1指末节下垂

被检查者双手伸直,与检查者视线平行,检查第2、3、4指末节是否向掌侧弯曲,注意末节背侧Heberden 氏结节。

A2.2指关节增粗

正带人手指伸直,并拢,指间无缝隙,关节增粗时,手指并不拢,指间出缝隙,增粗部位触之肾样硬,典型增粗呈算盘子状。

A2.3短指畸型

正常人五指并拢、手指期天,手指高度依次为中指、环指、食指、小指、拇指,其顺序改变或中指长/掌横经小于1,示有短指畸型。

A2.4大、小鱼际肌张力

正常人大、小鱼际肌丰满、触之有张力,肌菱缩时,不丰满,触之松软、无张力。A2.5合掌试验

正常人双手掌对拢,然后抬肘,可使两前臂置同一水平。腕关节受累时,两前臂置同一水平时,两手掌分开。

A2.6背掌试验

正常人双手背靠拢,可使两前臂置同一水平。腕关节受累时,两前臂不能置同一水平。A2.7 前臂旋前旋后试验

正常人两上肢屈肘90°,上臂紧贴胸臂,手指伸直,拇指朝天,然后手掌旋前或旋后,手掌面可与地平线平行。挠骨头或尺骨头受累时,旋前或旋后时,手掌面与地平线成角。A2.8肘弯

正常人上肢向前伸直,肘关节处前臂与上臂成角180°,屈曲李缩时,该角变小。A2.9肱骨变短

正常人两前臂紧贴胸壁两侧,手指触及肩峰时,腕部在肩蜂下,肱骨变短时,腕部在肩峰上。A2.10肱二头肌张力 

正常人用力屈臂时,肱二头肌丰满,触之韧而有力,肌萎时,不丰满,触之松软、无力。A3下肢检查

A3.1下检查

正常人作大便时姿势,可以完全下避髓、膝、躁任一关节有屈曲运动障碍时,厕无法完全下游,或虽可完全下麟,但需足跟离开地面。A3.2小腿长度

GB16003—1995

正常人由大转子量至股骨下端外踝下方,膝关节外侧间隙的大腿长度,与由胫骨平台上缘膝关节内侧间隙量至内踝的小腿长度之比为4/3,胫、腓骨变短时,该比值增大。A3.3半麟提腿试验

正常人膝关节半屈曲位,左右腿交换,可单腿站立;膝关节受累时,无法单腿站立。A3.4腓肠肌张力

正常人直立时,触摸肠肌时,丰满而有张力,肌萎缩时,不丰满,松软无力。A3.5踝关节屈伸障碍

正常人踝关节可屈成90°角,伸成180°角;踝关节受累时,屈伸角度变小。同时注意踝关节是否增粗、屈伸时有无痛感。

A3.6足趾检查

正常人足趾并拢无缝隙,五趾长度序列呈阶梯状或第2趾略长,足趾关节增粗时,足趾并不拢或有缝隙,足趾变短时,五趾长度序列改变。附录B

大骨节病X线检查方法及诊断基准(补充件)

B1大骨节病 X线检查方法

B1.1检查前的准备

B1.1.1装片,大骨节病的手部拍照一律采用黑纸口袋装片,根据拍片人数一次装好,封口。B1.1.2将检查要求及注意事项向被检查者交待清楚,消除紧张情绪,以利顺利检查。B1.2检查部位

B1.2.1右手正位像(包括腕骨)。B1.2.2摆手方法:手指伸直,手心向下,平放在X线片口袋上面,压住、勿动,铅号放在小指侧。B1.3X线机型号和投照条件

手部拍片投照条件

x线机

B1.4暗室技术

电源电压,V

高压,kv

B1.4.1显影:药液温度18℃,显影时间 4~5min。距离,cm

B1.4.2水洗:显影后,捞出用清水冲洗一下,之后放入定影桶内。B1.4.3定影:药液温度18℃,定影时间10min。电流,mA

B1.4.4水洗:定好的X光片,放入流水池中冲洗20~~30min,捞出、晾干。B2X 线诊断基准

B2.1手、足骨X线征

B2.1.1骨等径期前,干端先期钙化带中断、不整并伴有局部骨小粲豪乱。光时间,s

GB16003—1995

B2.1.2干骺端先期钙化带各种形态的凹陷并伴有硬化。B2.1.3第1掌骨干端凹陷、硬化。注:掌指骨干蹦改变不包括小指中节和拇指末节。B2.1.4指骨骨端骨性关节面毛糙、不整、凹陷、硬化。B2.1.5骨端边缘缺损或附近出现钙化骨化灶及骨端关节缘骨质增生、骨小梁结构乱、囊样变和粗大变形。

B2.1.6骨骺关节面凹陷、硬化或骨关节面平直或核歪斜、线变窄及线局限性过早融合并伴有局部硬化。

骨变形,筋核同程度的缺损、碎裂。B2.1.8腕骨边缘局限性中断、凹陷、硬化。B2.1:9腕骨局限性缺损、破坏或囊样变及变形、拥挤、缺无。B2.1.10幼儿跟、距骨边缘毛糙、骨小梁结构素乱、不整。B2.1.11距骨关节面缺损、硬化、不整及距骨塌陷、边缘硬化或跟骨缩短变形。B2.1.12足趾骨的改变同指骨。

注:足2、3、4趾肾干端正常变异较多,诊断时要结合手骨改变或临床表现加以确定。B2.1.13足拇趾基节干骺端凹陷、不整、硬化等改变,较有特征性意义。注:诊断时,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手部X线片具有以下任何一条者可诊断大骨节病。具有骨端任何一项X线征象者(对称性)。a.

具有其他X线征并多发部位病者。b.

单个部位或X线征不明确者需结合临床与第1掌骨干端有无改变加以确定。大骨节病的X线诊断首先用手片,必要时拍照踝关节侧位及足正位片,诊断时要记述患病部位及病变程度和性质。

B3异常X线改变程度判断基准

B3.1掌指骨干斯端

B3.1.1先期钙化带中断、不整并伴有局部骨小梁紊乱者可定(十)。B3.1.2先期钙化带的各种形态凹陷并伴有硬化,其凹陷深度和硬化增宽的厚度不超过2.0mm者定(十),超过者定(十+)。

B3.1.3干骼端与骨部分穿通或大部穿通者定(十十十)。B3.2掌指骨骨端

B3.2.1骨性关节面毛糙、不整、凹陷、硬化者定(+)。B3.2.2骨端边缘缺损或附近出现钙化骨化灶及骨端关节缘骨质增生、骨小梁结构紊乱者定(十十)。B3.2.3骨端粗大变形者定(十十十)。B3.3骨

B3.3.1骨关节面硬化、不整、平直者定(+)。B3.3.2骨歪斜、骺线变窄或线局限性过早融合并伴有局部硬化者定(++)。B3.3.3骨变形、核不同程度的缺损、碎裂或缺无者定(++十)。B3.4腕骨

B3.4.1腕骨边缘局限性中断、凹陷、硬化者定(+)。B3.4.2腕骨局限性缺损、破坏、囊样变者定(十十)。B3.4.3腕骨变形、相互拥挤、缺无者定(+++)。B3.5距、跟骨

B3.5.1幼儿跟、距骨边缘毛髓、骨小梁结构紊乱者定(+)。488

GB16003-1995

B3.5.2距骨关节面不整、硬化、凹陷、伴有骨小梁结构紊乱者定(++)。B3.5.3距骨塌陷、边缘缺损或跟骨缩短变形者定(十+十)。B3.6跖、趾骨

B3.6.1足趾骨的改变同B3.1。

注: X 线改变程度用(十)符号表示,一个(十)表示病变较轻,二个(十)表示病变较重,三个(+)表示病变严重。B4活动型大骨节病 X线征

B4.1骨超等径期前,干骺端先期钙化带轻度凹陷,而骺核歪斜、线变窄、或伴有骨小梁结构紊乱。B4.2骨等径期前,干骺端先期钙化带有明显的凹陷,呈无构造的“空明”状,其凹陷超过2.0mm。B4.3干端先期钙化带各种形态的凹陷、硬化、同时伴有骨端或伴有骨骺及腕骨的改变、骨小梁结构紊乱。

B5非活动型大骨节病X线征

B5.1骨骺等径期前,干端先期钙化带凹陷,呈修复期的双层影象或硬化的密度呈中等、不均勾的X线征。

B5.2骨等径期,干端先期钙化带凹陷、硬化均在2.0mm以下者。B5.3骨等径期前,不伴有干骺端改变的骨端各种X线征。B5.4骨等径期前,不伴有干端改变的腕骨各种X线征。B5.5干完全愈合后骨端各种X线征。注,①活动型与非活动型大骨节病X线征主要适用于骨骺尚未愈合的儿童与少年。② B5. 1 中的修复期的双层影象判定见大骨节病防治效果判定标准。附录C

血尿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及判定基准(补充件)

C1 血尿检测指标

C1. 1 血检测指标

血清中 GOT,GPT、LDH、HBDH、-GT、CPK六种酶活性。酶的活力单位以国际单位 μkat/L表示。C1.2尿检测指标

尿中肌酸、羟脯氨酸、粘多糖排泄量。单位分别以μmol/L、μmol/L、μmol/L,表示。C2 受检对象

7~14岁儿童。

C3检测方法

C3.1血清酶活性的测定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C3.2尿肌酸排泄量的测定

苦味酸比色法。

C3.3尿羟脯氨酸排泄量的测定

氯胺T氧化比色法。

C3.4尿粘多糖排泄量的测定

硫酸-味唑比色法。

C4判定基准

GB16003-1995

C4.1大骨节病儿童血尿生化指标参考值见表C1。表C1大骨节病儿童血尿生化指标参考值指

α-HBDH

尿肌酸

尿羟脯氨酸

尿粘多糖

μkat/L

μukat/L

μkat/L

μkat/L

μkat/L

μkat/L

μmol/L

μmol/L

C4.2判定大骨节病生化学改变基准a.

活跃重病区

病区非病点

非病点

测定的血尿生化指标值小于等于非病点参考值者为生化改变阴性,记为(一);大于等于活跃重病区参考值者为生化改变阳性,记为(十),介于非病点与活肤重病区参考值之间者为生化改变可疑,记为(士)。

受检儿童6项血清酶活性有4项以上改变为(+)或3项尿液指标排泄量有2项以上改变为b.

(+)者可判定为有大骨节病血或尿生化学改变。附录D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参考件)

D1本标准适用于已知大骨节病病区的大骨节病个案诊断。D2在未知的大骨节病病区,干未完全愈合儿童手部X线检查有多发、对称性骨端改变者,且在同一居住区有典型1度以上病例时,本标准也适用。D3在已知非病区,本标准只适用于有病区接触史者。D4本病应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OA)、痛风、伺楼病、克汀病以及家族性矮小体型,原发性侏儒、干端骨发育障碍、软骨发育不全、假性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发育不良等无智力或性发育障碍的矮小体型疾病进行鉴别。4701

附加说明:

GB16003-1995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扬建伯、王志武、刘糖先、何风兰、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解释。47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6003-1995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