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17 10:10:19
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涉及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 酒精度测定:常用于判断酒的浓度。
- 甲醇含量测定: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确保甲醇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 铅含量测定: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判断铅含量,以保证酒的安全性。
- 总酸度测定:通过滴定法计算出总酸的含量。
- 挥发酸测定:同样采用滴定法,用以确定挥发酸的量。
- 食品添加剂成分的检测:包括二氧化硫、甜味剂等合法添加剂的含量控制。
检测方法涵盖了:
- 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如酒精度的比重瓶法、折光仪法等。
- 气相色谱法:甲醇和一些其他挥发物质的分析。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重金属如铅的测定。
- 滴定法:用于检测总酸、挥发酸等。
涉及的产品种类包括以下几类:
- 蒸馏酒:如白酒、威士忌、白兰地等。
- 配制酒:包括各类调制酒和果酒等制酒产品。
这些检测方法和项目是为了确保蒸馏酒和配制酒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号:GB/T 5009.48-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8-11
实施日期:2004-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以含糖或淀粉的物质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得的白酒及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制成的配制酒中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和配制酒中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甲醇的检出限为0.02g/100mL。杂醇油的检出限(以异戊醇和异丁醇计)为0.03g/100mL。锰的检出限为0.50mg/L。蒸馏酒系指体积分数为60度以上的酒,如乙醇浓度不够60度时,各项测定结果应换算成60度时的含量。配制酒经蒸馏后测定乙醇浓度,低于60度时,各项测定结果也应换算成60度时的含量。GB/T5009.48-2003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8-2003
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09.48—-2003
代替GB/T5009.48-1996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Method for analysis of hygienic standardof distilled wines andmixedwines2003-08-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雅化管理委员会
2004-01-01实施
GB/T5009.48—2003
本标准代替GB/T5009.48—1996《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本标准与GB/T5009.48-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T20001.4一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修改;
一气相色谱法为甲醇和高级醇类测定第一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广东省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于199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402
1范围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8—2003
本标准规定了以含糖或淀粉的物质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面制得的白酒及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制成的配制酒中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和配制酒中各项卫生指标的分析。甲醇的检出限为0.02g/100mL。
杂醇油的检出限(以异戊醇和异丁醇计)为0.03g/100mL。锰的检出限为0.50mg/L。
蒸馏酒系指体积分数为60度以上的酒,如乙醇浓度不够60度时,各项测定结果应换算成60度时的含量。配制酒经蒸馏后测定乙醇浓度,低于60度时,各项测定结果也应换算成60度时的含量。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757蒸馏酒卫生标准
GB/T5009.2食品中相对密度的测定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35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GB/T5009.36—2003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90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3感官检查
3.1量取30mL试样,倒入50mL清洁干燥无色玻璃烧杯中,观察其颜色,应透明,无沉淀或杂质。3.2尝其味应有该种酒特有的芳香味和滋味,不应有霉味、酸味、异味,应符合GB2757的规定。4理化检验
4.1乙醇浓度(比重计法)
4.1.1原理
同GB/T5009.2的原理。
4.1.2仪器
酒精比重计。
4.1.3分析步骤
吸取100mL试样于250ml或500mL全玻璃蒸馏器中,加50mL水,再加人玻璃珠数粒,蒸馅,用100mL容量瓶收集馏出液100mL。将蒸馏后的试样倒人量筒中,将洗净擦干的酒精计缓缓沉人量筒中,静止后再轻轻按下少许,待其上升静止后,从水平位置观察其与液面相交处的刻度,为乙醇浓度,同时测定温度,按测定的温度与浓度,查表1,换算成温度为20℃时的乙醇浓度(%体积分数)。403
GB/T5009.48-2003
4.2甲醇和高级醇类(气相色谱法)4.2.1原理
利用不同醇类在氢火焰中的化学电离进行检测,根据峰高与标准比较定量。检出限:正丙醇、正丁醇0.2ng,异戊醇、正戊醇0.15ng;仲丁醇、异丁醇0.22ng。4.2.2试剂
4.2.2.1载体:GDX-102(60目~80目),气相色谱用。4.2.2.2甲醇:色谱纯。
正丙醇:色谱纯。
仲丁醇:色谱纯。
异丁醇:色谱纯。
正丁醇:色谱纯。
异戊醇:色谱纯。
乙酸乙酯:色谱纯。
无甲醇、无杂醇油乙醇,按4.4.2.2操作,并测其酒精度,取0.5uL进样无杂峰出现即可。4.2.2.9
4.2.2.10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取甲醇、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各600mg及800mg乙酸乙酯,以少量水洗入1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稀释至刻度,置冰箱保存。4.2.2.11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L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一定量4.2.2.9处理后的乙醇定容后,控制乙醇含量在60%,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冰箱备用(或根据仪器灵敏度配制)。4.2.3仪器
4.2.3.1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2.3.2微量进样注射器:1μL、50μL。4.2.4分析步骤
4.2.4.1色谱参考条件
4.2.4.1.1色谱柱,长2m,内径4mm,玻璃柱或不锈钢柱。4.2.4.1.2
固定相:GDX-102,60目~80日。4.2.4.1.3气化室温度:190℃。检测器温度:190℃。
4.2. 4. 1. 4
4.2.4.1.5
4. 2. 4. 1. 6
4.2.4.1.7
柱温:170℃。
载气(Nz)流速:40mL/min。
氢气(H,)流速:40mL/min。
3空气流速:450mL/min。
4.2.4.1.8
4.2.4.1.9进样量:0.5μL。
4.2.5定性
以各组分保留时间定性。吸取标准使用液和样液各0.50uL,分别测得保留时间,试样与标准出峰时间对照而定性。
4.2.6定量
进0.5μL标准使用液,制得色谱图,分别量取各组分峰高。进0.50μL试样,制得色谱图,分别量取峰高,与标准峰高比较计算。4.2.7结果计算
杂醇油以异丁醇、异戊醇总量计算见式(1)。X
h,XA×V
h.xV.x1000×100
(1)
式中:
X-—试样中某组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毫升(g/100mL);A—一进样标准中某组分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h一试样中某组分的峰蜂高,单位为毫米(mm);hz—标准中某组分的峰高,单位为毫米(mm);V?—试样液进样量,单位为微升(μL);V,—标准液进样量,单位为微升(u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GB/T5009.48—2003
4.2.8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4.3甲醇
4.3.1原理
甲醇经氧化成甲醛后,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4.3.2试剂
4.3.2.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g高锰酸钾,加入15mL磷酸(85%)与70mL水的混合液中,溶解后加水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防止氧化力下降,保存时间不宜过长。4.3.2.2草酸-硫酸溶液:称取5g无水草酸(H,C0)或7g含2分子结晶水的草酸(HzCzO,,2H20),溶于硫酸(1+1)中至100mL。4.3.2.3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0.1g碱性品红研细后,分次加人共60mL80℃的水,边加入水边研磨使其溶解,用滴管吸取上层溶液滤于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加10mL亚硫酸钠溶液(100g/L),1mL盐酸,再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匀,放置过夜。如溶液有颜色,可加少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溶液呈红色时应弃去重新配制。4.3.2.4甲醇标准溶液:称取1.000g甲醇,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mg甲醇,置低温保存。4.3.2.5甲醇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L甲醇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再取25.0mL稀释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该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50mg甲醇。4.3.2.6无甲醇的乙醇溶液:取0.3mL按操作方法检查,不应显色。如显色需进行处理。取300mlL乙醇(95%),加高锰酸钾少许,蒸馏,收集馏出液。在馏出液中加人硝酸银溶液(取1g硝酸银溶于少量水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取1.5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摇匀,取上清液蒸馏,弃去最初50mL馅出液,收集中间留出液约200mL,用酒精比重计测其浓度,然后加水配成无甲醇的乙醇(体积分数为60%)
4.3.2.7亚硫酸钠溶液(100g/L)。4.3.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3.4分析步骤
根据试样中乙醇浓度适当取样(乙醇浓度:30%,取1.0mL:40%,取0.80mL;50%,取0.60mL;60%,取0.50mL),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着色或混浊的蒸馏酒和配制酒按4.1.3方法处理后再按上述取样体积取样。吸取0、0.100.20、0.40、0.60.0.80、1.00mL甲醇标准使用液(相当0、0.05.0.10,0.20,0.30、0.40、0.50mg甲醇)分别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并加入0.5mL无甲醇的乙醇(体积分数为60%)。于试样管及标准管中各加水至5ml.,再依次各加2mL高锰酸钾-磷酸溶液,混匀,放置10min,各加2mL草酸-硫酸溶液,混勾使之褪色,再各加5mL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于20℃以上静置0.5h,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9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或与标准系列目测比较。405
GB/T5009.48—2003
4.3.5结果计算
试样中甲醇的含量按式(2)进行计算。X=Vx1000×100
式中:
X-一试样中甲醇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毫升(g/100mL);一测定试样中甲醇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m
V一一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3.6精密度
(2)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含量≥0.10g/100mL为≤15%含量<0.10g/100mL为≤20%。4.4杂醇油
4.4.1原理
杂醇油成分复杂,其中有正乙醇,正、异戊醇,正、异丁醇,丙醇等。本法测定标准以异戊醇和异丁醇表示,异戊醇和异丁醇在硫酸作用下生成戊烯和丁烯,再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作用显橙黄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4.4.2试剂
4.4.2.1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硫酸溶液(5g/L).取0.5g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加硫酸溶解至100mL。4.4.2.2无杂醇油的乙醇:取0.1mL按分析步骤检查不显色,如显色需进行处理。取4.3.2.6中间馏出液,加0.25g盐酸间苯二胺,加热回流2h,用分馏柱控制沸点进行蒸馏,收集中间馏出液100mL。再取0.1mL按分析步骤测定不显色即可。4.4.2.3杂醇油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80g异戊醇和0.020g异丁醇于100mL容量瓶中,加无杂醇油乙醇50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杂醇油,置低保存。4.4.2.4杂醇油标准使用液:吸取杂醇油标准溶液5.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10mg杂醇油。4.4.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4.4分析步骤
吸取1.0mL试样于1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0.30mL,置于10mL比色管中。含糖着色、沉淀、混独的蒸馏酒和配制酒应按4.1.3项操作,取其蒸馏液作为试样。吸取0.0.10,0.20,0.30、0.40、0.50mL杂醇油标准使用液(相当0,0.010、0.020、0.030、0.040、0.050mg杂醇油),置于10mL比色管中。于试样管及标准管中各准确加水至1mL,摇匀,放人冷水中冷却,沿管壁加人2mL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硫酸溶液(5g/L),使其沉至管底,再将各管同时摇勾,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5min后取出,立即放人冰浴中冷,并立即各加2mL水,混勾,冷却。10min后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2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或与标准色列目测比较定量。4.4.5结果计算
试样中杂醇油的含量按式(3)进行计算。式中:
X V.×v/10 x1000 ×100
X-试样中杂醇油的含量,g/100mL;m
一测定试样稀释液中杂醇油的质量,mg;V2一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406
(3)
V,一一测定用试样稀释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4.6精密度
GB/T5009.48—2003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4.5铅
按GB/T5009.12操作。
4.6.1原子吸收光谱法
按GB/T5009.90操作。
4.6.2比色法
4.6.2.1原理
试样经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二价锰被过碘酸钾氧化成七价锰垦紫红色,与标准比较定量。4.6.2.2试剂
4.6.2.2.1硫酸。
磷酸。
4.6.2.2.2
4.6.2.2.3
3过碘酸钾。
硝酸。
4.6.2.2、4
锰标准溶液:精密称取0.2746g经400℃~700℃灼烧至恒量的硫酸锰,或精密称取4.6.2.2.5
0.3073g含一分子水的硫酸锰(MnSO。·HzO),或0.4055g含四分子水的硫酸锰(MnSO.·4H.O),加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人3滴硫酸,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锰。
4.6.2.2.6锰标准使用液:吸取1.0mL锰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再吸取此液10.0mL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2.0μg锰。临用前配制。4.6.2.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6.2.4分析步骤
4.6.2.4.1试样消化:按GB/T5009.11—2003中5.1.14操作。4.6.2.4.2测定:吸取10.0mL试样消化液(相当原试样4mL)于100mL锥形瓶中,加水至总体积为22mL,混匀(试样消化液中含2mL硫酸液量,如不足2mL,应加到2mL)。吸取0、1.0、2.0、3.0、4.0、5.0mL锰标准使用液(相当0、2.0、4.06.0、8.0、10.0μg锰),分别置于100mL锥形瓶中,如水至总体积20mL,再如2mL硫酸,混勾。于试样及标准液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mL磷酸,及0.3g过碘酸钾,混匀。于小火上煮沸5min,然后移入25mL比色管中,以少量水洗涤锥形瓶,洗液一并移人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混匀,用3cm比色杯,以标准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或与标准系列目测比较定量。
4.6.2.5结果计算
试样中锰的含量按式(4)进行计算。mx1000
X=VxV.N.X1 000
式中:
X-试样中锰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
测定试样消化液中锰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4)
GB/T5009.48—2003
V,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V——试样消化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V,一一测定用消化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6.2.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4.7氰化物
4.7.1原理、试剂、仪器
同GB/T5009.36—2003的4.4.2.1~4.4.2.3。4.7.2分析步骤
4.7.2.1吸取1.0mL试样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2g/L)至5mL,放置10min。4.7.2.2若酒样混浊或有色,取25mL试样于250mL全玻璃蒸馏器中,加5ml氢氧化钠溶液(2g/L),碱解10min,加饱和酒石酸溶液使呈酸性,进行水蒸气蒸馏,以10ml氢氧化钠溶液(2g/L)吸收,收集至50mL,取2mL馏出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2g/L)至5mL。4.7.2.3分别吸取0.0.5、1.0.1.5、2.0mL氰化物标准使用液(相当0、0.5、1.0、1.5、2.0g氢氰酸)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2g/L)至5mL。4.7.2.4于试样及标准管中分别加入2滴酚酰指示剂,然后加人乙酸(1十6)调至红色褪去,后用氢氧化钠溶液(2g/L)调至近红色,然后加2mL磷酸盐缓冲溶液(如果室温低于20℃即放入25℃~30℃水浴中10min),再加人0.2mL氮胺T溶液(10g/L),摇勾放置3min,加人2mL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勾,在25℃~30℃放置30min,取出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冬点,于波长638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4.7.3结果计算
按4.7.2.1操作,计算公式见式(5)。X=
式中:
m×1000
VX1000
试样中氰化物的含量(按氢氰酸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测定用试样中氢氰酸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一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按4.7.2.2操作,计算公式见式(6)。mx1000
X=V×2/50X1000
式中:
X一一试样中氰化物的含量(按氢氰酸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一测定用试样馏出液中氢短酸质量,单位为微克(ug);V——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7.4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4.8着色剂
按GB/T5009.35操作。
(5)
(6)
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表
温度+20℃时用容量百分数表示乙醇浓度64.0
GB/T5009.48-—2003
GB/T5009.48—2003
表1(续)
温度+20℃时用容量百分数表示乙醇浓度58.4
表1(续)
温度+20℃时用容量百分数表示乙醇浓度53.1
GB/T5009.48-2003
GB/T5009.48—2003
表1(续)
温度+20℃时用容盘百分数表示乙醇浓度48.0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