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17 12:25:00
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信息如下: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检查联轴器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的加工缺陷、锈蚀等。
- 尺寸测量:测量关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标准规定,如轴孔直径、配合尺寸等。
- 强度测试:测试联轴器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 扭矩测定:测量联轴器在传递动力过程中的最大扭矩值。
- 动平衡试验:测试联轴器在高速运转时的动平衡性能。
- 疲劳试验:测试联轴器在模拟工作环境下的疲劳寿命。
检测方法:
- 目测法: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外观检查。
- 精密测量仪器:使用卡尺、千分尺等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 强度试验设备:使用专用的测试设备进行强度和扭矩测试。
- 动平衡仪:在专业的动平衡设备上进行动平衡试验。
- 疲劳试验机: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模拟测试以评估疲劳性能。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工业设备中常用的弹性柱销联轴器,这些设备通常包括机械传动系统中的电机、减速器、泵及其他旋转机械。此类联轴器广泛应用于需要传递旋转运动及扭矩的场合中。
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弹性柱销联轴器
标准号:GB/T 5014-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4-02
实施日期:2003-01-02
标准状态:现行
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联结两同轴线的传动轴系,并具有补偿两轴相对偏移和一般减振性能。工作温度-200C°~+70°C,传递公称转矩250N·m--180000N·m。GB/T5014-2003弹性柱销联轴器GB/T5014-2003
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是对GB/T5014—1985《弹性柱销联轴器》的修订。本标准与GB/T5014-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公称转矩与许用转速做了重新调整,其公称转矩较原标准提高25%以上,联轴器型号按GB/T12458《联轴器分类》做了修改:增补了选用联轴器时必须具备的尺寸;删去了原附录A“弹性柱销联轴器选用说明”。本标准由全国机器轴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德阳二重基础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明翠新、王建农、高文、刘学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014—1985。
GB/T5014—2003
1范围
弹性柱销联轴器
GB/T5014—2003
本标准规定了LX型、LXZ型弹性柱销联轴器(以下简称联轴器)的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并给出了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联结两同轴线的传动轴系,并具有补偿两轴相对偏移和一般减振性能。工作温度20℃~~+70℃,传递公称转矩250N·m~180000N·m。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348球墨铸铁件
联轴器轴孔和联结型式与尺寸
GB/T 3852
GB/T 4879
防锈包装
GB/T5783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1352
GB/T 12458
GB/T 13384
3分类
3.1型式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联轴器分类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联轴器分为LX、LXZ两种型式。
3.2型号标记
联轴器型号与标记按GB/T12458的规定。4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4.1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GB/T5014-—2003
J型轴孔
Z型轴孔
公称转矩
T,/(N*m)
许用转速
(n/(r/mm)
Y型轴孔
型釉孔
图1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表1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轴孔直径
轴孔长度
JJI、Z型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Ckg·my
公称转矩
T/(N*m)
许用转速
[n]/(r/min)
轴孔直径
表1(续)
轴孔长度
J、JI、Z型
GB/T 5014---2003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I/(kg·m2)
GB/T 5014—2003
公称转矩
T,/(N?m)
许用转速
[n]/(r/min)
轴孔直径
di sdzvd,
表1(续)
轴孔长度
J、J、Z型
142107
167212
202252
167212
410230
单位为米
转动惯量
/(kg· m2x
公称转矩
125000
180000
许用转速
[n]/(r/min)
轴孔直径
表1(续)
轴孔长度
JJ、Z型
242302
2421302
282352
282352
540340
GB/T 5014—2003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kg^rm2>
GB/T5014—2003
公称转矩
180000
许用转速
Enl/(r/min)
轴孔直径
表1(续)
轴孔长度
J、、Z型
注:质量,转动馈盘是按J/Y轴孔组合型式和最小轴孔直径计算的110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I/(kg·m*)
4.2LX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图2和表2的规定A
J型轴孔
Z型轴
Y型轴孔
塑轴孔
图2LX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表2LX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公称转矩
许用转速
EnJ/(r/min)
轴孔直径
轴孔长度
JJ、Z型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质量
/(kg+mym/kg
200/120/5585282.5/42
公称转矩
T,/(N·m)
许用转速
En]/(r/min)
轴孔直径
囊2(续)
轴孔长度
J、JI、Z型
1200120
GB/T 5014--2003
单位为毫米
20016075
转动惯量
I/(kg*m*m/kg
31516075132362.5660313
315195100132453660.504
112400195100168453
GB/T 5014—2003
公称转矩
许用转速
T,/(N?m)l
ICn)/(r/min)
轴孔直径
dtda、
表2(续)
轴孔长度
3、JZ型
172132
142107
400|195100
400220/120/168/45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I/(kg * rmam/kg
500/220|120|210|45/ 3
40028014016856
280/140/210/ 56
公称转矩
T./(N·m)
11 200
16 000
许用转速
[n]/(r/min)
轴孔直径
did2、
表2(续)
轴孔长度
J、JI、Z型
172132
212167
142107
172132
500280
212167212
172132
212167
500320
63032017026556
163036020026556
GB/T5014—2003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I/(kg●m2)
GB/T5014—2003
公称转矩
T./(N·m)
许用转速
[n]/(r/min)
轴孔直径
did2、
表2(续)
轴孔长度
J、Ji、型
167212
71041023029863
710480280298
800480|28033575
注:质量、转动惯量是按J/Y轴孔组合型式和最小轴孔直径计算的4.3联轴器的标记方法及轴孔和联结型式与尺寸按GB/T3852的规定4.4联轴器使用时,被联结两轴的相对偏移量不得大于表3的规定。10
单位为毫米
转动惯量
I/(kg·m)m/kg
联轴器许用补偿量
LXZ12LXZ13
注1:径向补偿量的测量部位在半联轴器最大外圆宽度的二分之一处。0.25
GB/T 5014--2003
LX13[.X14
0.250.250.250.25
注2:表中所列补偿量是指由于安装误差、冲击、振动、变形、温度变化等因素形威的两轴相对偏移量,其安装读差必须小于表中数值。
技术要求
联轴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1
联轴器主要零件的材料应符合4的规定。52
表4联轴器主題零件材料
零件名称
半联轴器
制动轮
MC尼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5.3
ZG 270-~500
QT500-7
MC尼龙
性能等级8.8级
表5MC尼龙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缺口)
伸长率
布氏疆度
脆化温度
5.柱销不得有缩孔、气泡、爽杂以及其他影响性能的缺陷存在。5.5制动轮外圆表面应率火,其硬度为35HRC~45HRC,深度2mm~3mm。备
GB/T 699
GB/T11352
GB/T1348
GB/T5783
14-~21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