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7 15:49:0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详细规定了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的钢绞线产品的要求。以下是标准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相关的产品类型。

检测项目包括:

  • 抗拉强度测试:测量钢绞线在拉伸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伸长率测试:评估钢绞线在张力作用下的延伸能力。
  • 松弛试验:观察钢绞线在持续负载下应力下降的性能。
  • 弯曲试验:评估钢绞线在弯曲状态下是否能够保持其机械性能
  • 镀锌量检测(如适用):如果钢绞线是镀锌的,需检测镀锌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 屈服强度测试:测量钢绞线开始永久变形的最低应力值。

检测方法包括:

  • 拉伸试验机:用于检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
  • 恒温控制松弛试验机:用于进行松弛试验,通常在特定的环境温度下进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弯曲试验设备:用于评估钢绞线在弯曲状态下的机械表现。
  • 化学分析仪器:用于检测镀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

涉及的产品包括:

  •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采用未经镀锌处理的钢丝制成。
  • 镀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在钢丝表面镀锌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 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此类产品专门设计以减少松弛现象,通常用于高要求的工程项目中。

上述测试项目和方法确保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其最佳性能,适合各种工程应用场合。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标准号:GB/T 5224-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3-03

实施日期:2003-08-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尺寸、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由冷拉光圆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线)。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部分内容

GB/T5224—2003

本标准是GB/T5224—1995标准的修改版,对应国际标准ISO6934-4:199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第4部分钢绞线》。本标准与ISO6934-4: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品种、强度级别,调整了规格;-取消了I级松弛钢绞线;

—提高了强比;

增加了附录A疲劳试验和附录B偏斜拉伸试验;取消了1×19结构钢绞线。

本标准代替GB/T5224—1995《预应力混凝士用钢绞线》。本标准与GB/T5224—1995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品种、规格、强度级别;取消了I级松弛钢绞线;

-取消了10h松弛试验的规定;

-提高了屈强比;

增加了附录A疲劳试验和附录B偏斜拉伸试验;增加了附录C新旧标准力学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原国家治金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第一预应力钢丝有限公司、新华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高力预一钢绞线有限公司、冶金建筑研究总院、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爱菊、张秀凤、段建华、封文华、李佩勋、唐岚、魏明。本标准于1985年7月首次发布,1995年10月第一次修订。1范围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2003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尺寸、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由冷拉光圆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10120—1996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YB/T146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YB/T 17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标准型钢绞线

standard strand

由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3.2

刻痕钢绞线indented strand

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模拔型钢绞线

compact strand

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nominal diameter

公称直径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3.5

稳定化处理stabilizing treatment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与代号

GB/T5224-2003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用两根钢丝抢制的钢绞线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用七概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4.2标记

4.2.1标记内容

按本标准交货的产品标记应包含下列内容: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4.2.2标记示例

(1×7)C

示例1: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撼制的标推型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示例2:公称直径为8.74mm,强度级别为1670MPa的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3I-8.74-1670-GB/T5224-2003示例3:公称直径为12.7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拨的钢绞线其标记为:

预应力钢绞线(1×7)C-12.70-1860-GB/T5224--20035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产品名称;

结构(代号)

c)尺寸;

强度级别:

本标准号;

数量;

用途;

需方提出的其他要求。

6尺寸、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

6.11×2结构钢绞线的尺寸及充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外形见图16.21×3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外形见图2。6.31×7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外形见图3。6.4经供需双方协商,可提供表1表3以外规格的钢绞线。6.5盘重:每盘卷钢绞线质量不小于1000kg,允许有10%的盘卷质量小于1000kg?但不能小于300kg.

6.6盘径:钢绞线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mm±50mm,或600mm士50mm。供方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盘卷尺寸。

钢绞线

钢绞线

图11×2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表11×2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公称直径

钢绞线直径

钢丝直径

钢绞线直径

允许偏差/mm

钢绞线参考截面积

图21×3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表21×3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公称直径

钢绞线直径

钢丝直径

钢绞线测量尺寸

测量尺寸A

允许偏差/mm

钢绞线参考

截面积

GB/T5224—2003

每米钢绞线

参考质量/(g/m)

每米钢绞线

参考质量/(g/m)

GB/T52242003

钢绞线

(1×7)C

7技术要求

图31×7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表31×7结构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公称直径

7.1牌号及化学分

直径允许

偏差/mm

钢绞线参考

截面积

每米钢绞线

参考质量/(g/m)

中心钢丝直径d

加大范围/%

不小于

制造钢绞线用钢由供方根据产品规格和力学性能确定。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YB/T146或YB/T170的规定,也可采用其他的牌号制造。成分不作为交货条件。7.2制造

7.2.1制造钢绞线用盘条应为索氏体化盘条,经冷拉后捻制成钢绞线。抢制刻痕钢绞线的钢丝应符合GB/T5223中相应条款的规定。

7.2.2钢绞线的抢距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2~16倍。模拔钢绞线其捻距应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4~18倍。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7.2.3钢绞线的捻向一般为左(S)捻,右Z)捻需在合同中注明。7.2.4捻制后,钢绞线应进行连续的稳定化处理。7.2.5成品钢绞线应用砂轮锯切割,切断后应不松散,如离开原来位置,可以用手复原到原位。4

7.2.6成品钢绞线只允许保留拉拔前的焊接点。7.3力学性能

7.3.11×2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7.3.21×3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7.3.31×7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表41×2结构钢绞线力学性能

钢绞线抗拉强度

钢绞线

公称直径Rm/MPa

不小芋

整根钢绞线

的最大力

不小于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不小于

最大力总伸长率

(L=400 mm)

不小于

对所有规格

注: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o.2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m的90%。GB/T52242003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当于1000h后应力松弛率公称最大力的百

分数/%

对所有规格

不大于

对所有规格

GB/T 5224-2003

钢绞线

钢绞线

1×3 1

公称直径

抗拉强度

Rm/MPa

不小于

表51×3结构钢绞线力学性能

整根钢绞线

规定非比例

的最大力

不小于

延伸力

不小于

最大力总伸长率

(L.400 mm)

不小手

对所有规格

注:规庭非比例延伸力Feo.: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m的90%。6

应力松性能

初始负荷相当于

公称最大力的百

分数/%

对所有规格

1000h后应力松弛率

不大于

对所有规格

钢绞线

(1×7)C

钢绞线

公称直径

抗拉强度

Rm/MPa

不小于

表61×7结构钢绞线力学性能

整根钢绞线

规定非比例

的最大力

不小于

延伸力

Fpo.2 /kN

不小于

最大力总伸长率

(I≥500 mm)

不小于

对所有规格

注:规定非比例延神力n.2值不小于整粮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的90%。7.3.4

GB/T5224--2003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当于

公称最大力的百

分数/%

对所有规格

供方每一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200MPa。7.3.5

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土10)GPa,但不作为交货条件。根据供货协议,可以提供表4、表5、表6以外的强度级别的钢绞线。7.3.6

允许使用推算法确定1000h松驰率(见8.5.6)7.3.7

7.4表面质量

1000h后应力松弛率

不大于

对所有规格

7.4.1除非需方有特殊要求,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钢绞线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麻坑。

7.4.2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7.5钢绞线的伸直性

取弦长为1m的钢绞线,放在一平面上,其弦与孤内侧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GB/T 5224.---2003

7.6疲劳性能和偏斜拉伸性能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对产品进行疲劳性能试验和偏斜拉伸试验。8试验方法

8.1表面检验

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8.2尺寸检验

钢绞线的直径应用分度值为0.02mm的量具测量。1×2结构钢绞线的直径测量应测量图1所示的D,值;1×3结构的钢绞线应测量图2所示的A值,测量1×7结构钢绞线直径应以横穿直径方向的相对两根外层钢丝为准,如图3所示D,,在同一截面不同方向上测量网次取平均值。8.3每米质量测量

钢绞线每米质量测量应采用如下方法:取3根长度不小于1m的钢绞线,每根钢绞线长度测量精确到1mm。称量每根钢绞綫的质量,精确到1g,然后按下武计算钢绞线的每米质量。M=

式中:

M-钢绞线每来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m-钢绞线质量,单位为克(g);L钢绞线长度,单位为米(m)。实测单重取3个计算值的平均值。8.4拉伴试验

8.4.1最大力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试验按GB/T228的规定进行。如试样在夹头内和距钳口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达不到本标准性能要求时,试验无效。计算抗拉强度时取钢绞线的参考截面积值。8.4.2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钢绞线规定非比例延伸力采用的是引伸计标距的非比例延伸达到原始标距0.2%时所受的力(F0.2)。为便于供方日常检验,也可以测定规定总延伸达到原始标距1%的力(Fl),其值符合本标准规定的Fpo.2值时可以交货,但神裁试验时测定Fpo.2。测定Fpo.2和Fu时,预加负荷为规庭非比例延伸力的10%。

8.4.3最大力总伸长率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的测定按GB/T228规定进行。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或使用电子拉伸设备测量伸长率时,预加负荷对试样所产生的伸长率应加在总伸长内。8.5应力松弛性能试验

8.5.1钢绞线的应力松弛性能试验应按GB/T10120的规定进行。8.5.2试验期间,试样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士2℃内。8.5.3试验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60倍。8.5.4试样制备后不得进行任何热处理和冷加工。8.5.5初始负荷应在3min~5min内均勾施加完毕,持荷1min后开始记录松弛值。8.5.6允许用至少100h的测试数据推算1000h的松弛率值。8.6疲劳及偏斜拉伸试验

疲劳性能试验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偏斜拉伸试验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9检验规则

钢绞线的检验规则应按GB/T17505的规定。8

9.1检查和验收

GB/T 5224--2003

产品的检查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按表7的规定进行,需方可按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9.2组批规则

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生产工艺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质量不天于60t。

9.3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9.3.1钢绞线的力学性能要求按表4、表5、表6的相应规定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供方出广常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序

检验项目

外形尺寸

钢绞线伸直性

整根钢绞线最大力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最大力总伸长率

应力松弛性能

取样数量

逐盘卷

3根/每批

3根/每批

3根/每批

3根/每批

不小于1根/每合同批[注]

取释部位

检验方法

按本标准8.2规定执行

用分度值为1 mm的量具测量

按本标准8、4.1规定执行

在每(任)盘卷中任意

端截取

按本标准8.4.2规定执行

按本标准8.4.3规定热行

按本标准85规定执行

注:合同批为个订货合同的总量。在特殊情况下,松弛试验可以由工厂连续检验提供同原料、同一生产工艺的数据所代替。

9.3.21000h的应力松弛性能试验、疲劳性能试验、偏斜拉伸试验只进行型式检验,仅在原料、生产工艺、设备有重大变化及新产品生产、停产后复产时进行检验。9. 4复验与判定规则

当9.3.1中规定的某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推规定时,划该盘卷不得交货。并从同批未经试验的钢绞线盘卷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钢绞线不得交货,或进行逐盘检验合格后交货。供方有权对复验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组批提交验收。10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10.1包装

每盘卷钢绞线应捆扎结实,捆扎不少于6道。经双方协议,可加防潮纸、麻布等材料包装。10.2标志

每钢绞线盘卷均应拴挂标牌,其上应注明供方名称、商标标记、产品标记,数量、出厂编号、规格、强度级别、执行标准号等。

10.3质量证明书

每合同批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中应注明:供方名称、越址和商标、规格、强度级别、需方名称、合同号、产品标记、质量、件数、执行标准号、试验结果、检验出厂日期、技术监督部门印记。GB/T5224—200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疲劳试验

A,1疲劳试验所用试样是成品钢绞线上直接截取的试样,试样长度应保证两夹具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0 mm。

A.2钢绞线应能经受2X106次0.7Fm~(0.7Fm2△F.)脉动负荷后而不断裂。2△Fa/S,=195MPa

式中:

F.—-钢绞线的公称最大力,单位为牛顿(N);2△F。——应力范围(两倍应力幅)的等效负荷值,单位为牛顿(N);S,一钢绞线的参考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A.3在试验的全过程中,脉动拉伸的最大应力保持恒定应力的静态测量误差应不大于土1%。A.4应力循环频率不能超过120Hz。A.5所有应力都沿着轴向传递给试样,应无钳口和缺口影响,且应有一个相应的装置能限定夹头中试样的任何滑移。

A.6由于缺口影响或局部过热引起试样在夹头内和夹持区域内(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断裂时试验无效。

A.7试验过程中,试件温度不得超过40℃,试验室环境温度在18℃~25℃。10

B.1试验原理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偏斜拉伸试验

GB/T 5224--2003

本试验适用于直径大于等于12.5mm的钢绞线。将钢绞线固定在偏斜装置上与直线成20°角进行拉伸试验,直至至少一根单丝破断,测量其破断力与轴向拉伸最大力的比值。B.2样品马试样

B.2.1用于偏斜拉伸的试样应从力学性能合格的样品上一次截取相当于12根试样的长度。两端各取1根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确定钢绞线的最大力。其余再截成10根用于偏斜拉伸试验。注:7个有效的试验结乐就可以计算出斜系数,但考虑到有无效试验情况,建设至少取10根试样。B.2.2试样长度应满足试样进行拉伸和锚固用。B.2.3试样除被切割外不能进行任何的加工处理。B.3试验设备

B.3.1概述

试验机应具有刚性机架,以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试验机包括一个固定罐固夹头和带测力装置的活动锚固夹头,个加载装置和个带凹槽的心轴。B.3.2试验设备尺寸

试验装置的尺寸应符合图B.1和表B.1的规定。L,750 mm

各部分代号及说明f—心轴;

-固定端;

b锚夹头。

1==700mm

α =20*±0, 5*

图B、1偏斜拉伸试验装置

表8.1夹片的位移量

最大力的百分比

从0%到破断

从50%Fm到被断

注:在试验之前楔形爽片应进行研磨。B.3.3夹具

允许最大位移量

试样两端轴向中心线应垂直于铺锚固夹头的轴承平面,不正确的设计尺寸和定位会出现错误的试验结果。

锚固夹头应满足下列要求: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