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18 11:05:10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是关于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锻件的标准,涵盖了有关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所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包括:- 化学成分检测:确定锻件中元素的组成。
- 机械性能检测:检查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韧性,例如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
- 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以检测锻件内部的缺陷。
- 金相检验: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以确保材料的冶金质量。
- 硬度测试:评估材料的表面硬度,以确定材料的耐磨性。
- 化学分析:通常采用化学试剂或光谱分析进行成分测定。
- 拉伸试验:通过专业试验设备对试样施加拉力直至断裂,测量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 冲击试验:用标准冲击试验机在低温或常温下对试样施加冲击力以测定韧性。
- 超声波检测:利用高频声波探测内部缺陷。
- 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或γ射线来探查内部缺陷。
- 显微镜金相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磨面样品的金相组织。
- 硬度测量:通常采用洛氏硬度计或布氏硬度计。
- 用于锅炉和压力容器的专用锻件。
- 用于化工设备的高压容器锻件。
-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使用的压力容器零件。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是为了确保材料的品质符合压力容器的安全和性能要求,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标准号:JB 4726-2000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0-04-24
实施日期:2000-09-30
标准状态:现行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设计温度高于一200C、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200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2000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部分内容
JB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
低合金钢锻件
JB4726—2000
本标准对JB4726—1994进行修订。前言
本标准依据JB4726—1994实施以来所征求的意见及国内新钢种研制情况,参照近期国际同类标准进行了下列变动:
1取消了目前已不使用的15MnV;2增加了个中温抗氢钢14Cr1Mo;3根据国内目前先进的冶金水平,大幅度降低磷、硫含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16Mn、20MnMo、20MnMoNb钢锻件用0℃冲击试验,代替20℃冲击试验,以适应压力容器产品标准的要求;
5考虑到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对本标准中的各钢号增加了附录B的规定。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JB4726—1994作废。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总公司、武汉重型铸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秦晓钟、徐杰、滕明德、燕明心、李蓉蓉。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Carbon and low -alloy steel forgings for pressure vesselsJB4726-2000
代替JB4726—1994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设计温度高于-20℃、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22—19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CB/T223.5-1997
GB/T 223.111991
GB/T223.14—1989
GB/T223.26—1989
GB/T 223.39--1994
GB/T223.59—1987
GB/T223.60—1997
GB/T223.62--1988
GB/T223.63—1988
GB/T223.68-1997
GB/T 223.69—1997
GB/T 223.71—1997
GB/T228-1987
GB/T 229—1994
GB/T231—1984
GB/T4338-199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钼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量
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钼量
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锯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
GB/T 6397—1986
GB/T10561—1989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硫含量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30—1994
YB/T5148—1993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国家机械工业局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04-24批准
2000-09-30实施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JB4726—2000
3.1筒形锻件
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a)所示。t为公称厚度。3.2环形锻件
轴向长度L小于或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b)所示。L和t中的小者为公称厚度。
3.3饼形锻件
轴向长度t小于或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实心锻件,如图1c)所示。t为公称厚度。3.4碗形锻件
截面呈凹形且长度H小于或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锻件,如图1d)所示。t,和t中的大者为公称厚度。
3.5长颈法兰锻件
长颈法兰锻件如图1e)所示。t,和t中的大者为公称厚度。3.6条形锻件
截面为圆形,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D的实心锻件,如图1f)所示。D为公称厚度。截面为矩形,长度L均大于其两边长α、6的锻件,如图1g)所示。α和6中的小者为公称厚度。
JB47262000
4订货须知
JB47262000
4.1需方应在订货合同上注明本标准号、钢号、锻件级别、供货状态和数量等要求。4.2需方应提供订货图样,必要时标明锻件重要区。4.3需用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附加要求以及超出或高于本标准规定的其它要求,需方均应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5技术要求
5.1冶炼方法
锻件用钢应采用电炉、氧气转炉或平炉冶炼的镇静钢。经供需双方协商,可采用电渣重熔、炉外精炼等冶炼方法。
5.2化学成分
5.2.1锻件用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化学成分,%
20MnMo
0.17~0.23
0.32~0.38
0.13~0.19
0.17~0.37
0.17~0.37
0.20~0.60
0.17~0.230.17~0.37
0.17~0.37
20MnMoNb
0.17~0.23
35CrMo
0.12~0.18
0.10~0.60
0.60~1.00
0.50~0.80
1.20~1.60
1.10~1.40
1.30~1.60
0.30~0.80
0.40~0.70
0.32~0.38
0.17~0.37
0.09~0.150.17~0.37
0.40~0.70
12Cr1MoV
14Cr1Mo
12C2Mol
1Cr5Mo
0.50~0.80
0.11 ~0.17
0.30~0.80
0.30~0.60
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Cr
0.0250.015
0.0300.020
0.0300.020
0.0300.020
0.0300.020
5.2.2各钢号的残余铬、镍、铜含量(表1中只规定元素上限者),供方如能保证,可不做分析。5.2.3需方可进行成品分析,分析结果与表1规定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中表2的规定。5.3锻造
5.3.1锻造使用的钢锭、钢坏或轧材应有熔炼单位的质量证明书。5.3.2锻件使用的钢锭头尾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以确保锻件无缩孔及严重偏析等缺陷。C
5.3.3采用钢锭或钢坏锻造时,锻件主截面部分的锻造比不得小于3(电渣重熔钢不得小于2)。采用轧7
JB4726—2000
材锻造时,锻件主截面部分的锻造比不得小于1.6。5.3.4锻件应在压机、锻锤或轧机上经热加工成形,整个截面上的金属应锻透,并尽可能锻至接近成品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5.4锻件级别
锻件分为I、Ⅱ、Ⅲ、IV四个级别,每个级别的检验项目按表2的规定。表2
锻件级别
5.5热处理
检验项目
硬度(HB)
拉伸和冲击(ob、0,5、Akv)
拉伸和冲击(o、0.、85、Akv)超声检测
拉伸和冲击(o%、0.、85、Aky)超声检测
检验数量
逐件检查
同冶炼炉号、同炉热处理的锻
件组成一批,每批抽检一件
逐件检查
逐件检查
逐件检查
锻件应按表3中规定的热处理状态交货。如供方需改变热处理状态时,应征得需方同意。热处理状态的代号为:N-
5.6力学性能
一正火,Q—火,T一
一回火。
经热处理后成品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I级锻件的硬度,Ⅱ、亚和V级锻件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中冲击功为三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允许个试样的冲击功低于规定值,但不得低于规定值的70%。表中硬度值系三次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合格范围,其单个值均不得超过表中规定范围的10HB。
20MnMo
20MnMoNb
15CrMo
35CrMo
12Cr1MoV
14CrlMo
12CrlMol
公称厚度
>100~300
>300~500
>500~700
>300~500
>300~500
>300~500
>300~500
>300~500
>300~500
热处理
N, N+T
JB4726—2000
拉伸试验
390~540
510~670
490~640
450~600
530~700
510~680
490-660
620~790
610~780
440~610
430~600
620~790
610~780
440~610
430~600
490~660
480~650
510~680
500~670
590~760
e,MPa
根据需方要求,20钢锻件20℃冲击改作0℃冲击,冲击功Ag≥27J。当附加保证模拟焊后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时,回火温度可另行规定。5.7外观质量
冲击试验
试验温度
硬度试验
106~159
136~200
130~190
121178
156~208
136~201
130~196
185~235
180~233
118~180
115~178
185~235
180~223
118~180
115~178
130~196
128~193
136~201
133 ~200
174~229
5.7.1锻件经外观检查,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夹层、折叠、夹渣等有害缺陷。如有缺陷,允许清除,但修磨部分必须圆滑过渡,清除深度应符合以下规定:a)当缺陷存在于非机械加工表面,清除深度不应超过该处公称尺寸下偏差。b)当缺陷存在于机械加工表面,清除深度不应超过该处余量的75%。5.7.2锻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应满足订货图样的要求。5.8内部缺陷
5.8.1锻件应保证不存在白点。
5.8.2用超声检测锻件内部缺陷,检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6.3。锻件的超声检测验收标准按表4的规定。
锻件分类
用于简节
用于筒件端部法兰
环形锻件
公称厚度200mm
公称厚度>200mm
硫形锻件
长颈法兰锻件
条形锻件
JB4726—2000
单个缺陷
注:根据需方要求,对锻件重要区可提高合格等极。5.9焊补
超声检测合格等级
底波降低量
密集区缺陷
5.9.1锻件允许用相匹配的焊材进行焊补。允许焊补的部位、深度和面积由供需双方商定。但35钢和35CrMo钢的焊补须经需方同意。5.9.2焊补应按经JB4708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焊工应持有合格证。5.9.3焊补前须彻底清除缺陷并开坡口,坡口底部应圆滑过渡。5.9.4清除缺陷后的表面须经磁粉或渗透检测,I级为合格。5.9.5根据不同钢号、焊补面积大小、深度及焊补环境等,须相应采取焊前预热、焊后缓冷或消除应力热处理等措施。
5.9.6焊补一般应在锻件最终热处理前进行。如在锻件最终热处理后进行焊补,须经需方同意。5.9.7焊补后的部位须经磁粉或渗透检测合格。当焊补深度大于或等于6mm时,还须经超声检测合格。5.9.8供方应向需方提供锻件焊补部位、深度、面积简图、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及无损检测的报告。
6试验方法
6.1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按GB/T223的规定。
6.2硬度试验
硬度试验按GB/T231的规定。根据需要也可用其它方法测定。6.3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按GB/T228的规定。
6.4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按GB/T229的规定。
6.5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按JB4730的规定。
6.6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按JB4730的规定。
6.7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按JB4730的规定。
7检验规则
JB4726-2000
7.1锻件应由供方检查部门按订货合同进行检验。7.2化学分析用的试样按GB/T222的规定制取。7.3拉伸和冲击试验取样规则
7.3.1取样数量
7.3.1.1热处理单件重量小于或等于3500kg的锻件取一组试样(一个拉伸、三个冲击)。7.3.1.2热处理单件重量大于3500kg的锻件取两组试样(每组一个拉伸、三个冲击),两组试样位置间隔180°,如锻件长度大于直径的1.5倍时,则应在锻件两端各取一组试样。7.3.2取样方向
锻件(不含条形)一般取切向试样,当不能制取切向试样时,则取纵向或径向试样。条形锻件一般取纵向试样,对截面较大、长度较短的条形锻件可以取切向或横向试样。7.3.3取样部位
7.3.3.1简形锻件和环形锻件的试样应取自锻件的端部,从壁厚的二分之一处取样,见图2a)和图2b)。
7.3.3.2饼形锻件的试样应取自锻件的端部,饼形锻件直径小于或等于350mm时在外缘切取,直径大于350mm时从距边缘等于或大于20mm处向里取样,见图2c)。7.3.3.3碗形锻件的试样应在锻件的开口端,从壁厚的二分之一处取样,见图2d)。7.3.3.4长颈法兰锻件的试样应在锻件公称厚度部位距外缘等于或大于20mm处向里(或从余块内表面向外)取样,见图2e)。
7.3.3.5条形锻件的试样应取自锻件的端部。条形锻件截面为圆形时,在距表面三分之一半径处取样,见图2f)。条形锻件截面为矩形时,试样在图2g)所示矩形截面图中虚线构成的矩形圈上制取。
除IV级锻件外,锻件的力学性能试样也可从同批号单独锻成的检验锻坏上制取。检验锻坏7.3.3.6
应与锻件有相同的锻造工艺、锻造比,其公称厚度应等于或大于锻件的公称厚度,并同炉热处理。
7.3.4试样
7.3.4.1拉伸试样采用CB/T6397中的R4号(d。=10mm,l。=50mm)试样。如受取样尺寸限制,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亦可采用GB/T6397中的其它短试样。7.3.4.2冲击试样采用CB/T229中的标准试样。7.4以硬度为验收依据的I级锻件,在锻件的表面进行试验。7.5复验
7.5.1需方需要复验时,供方应提供需方复验的试料,需方在收到锻件之日起六个月内为复验有效期。
7.5.2拉伸试验不合格时,可从被检验锻件原取样部位附近再取两个拉伸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的所有数据均符合表3的规定时,则为合格。当拉伸试样断裂面与较近标记端点之间距离小于1/3,而伸长率未达到标准要求时,试验无效。允许补做同样数量试样的试验。7.5.3冲击试验不合格时,可从被检验锻件原取样部位附近取三个冲击试样进行复验,合格条件为前后两组共六个试样的试验数据算术平均值不得低于表3的规定,充许有两个试验数据低于规定值,其中低于规定值70%的数据只允许有一个。7.5.4当力学性能试验或复验不合格时,允许对该批(件)锻件重新热处理后进行检验,但重新热处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回火次数不计)。11
JB4726—2000
一组试样取样部位;
D<350mm
D>350mm
一二组试样取样部位
8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JB4726-2000
8.1标志应打在锻件的明显部位或需方指定的部位,打印标志位置和方式应无损于锻件的最终使用。对小型锻件,可在包装箱上贴标志。8.2按本标准检验合格交货的锻件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或代号);
b)标准编号;
c)钢号;
d)锻件级别;
e)批号。
8.3锻件交货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
b)订货合同号;
c)图号;
d)标准编号、钢号、锻件级别、批号!锻件数量;e)各项检验结果,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签章;f)热处理参数:正火、淬火和回火的温度和保温时间:g)图样或合同上所规定的特殊要求的检验结果;h)需方采购说明书号。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