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18 13:41:43
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是针对乙烯磷化底漆的一项工业标准。根据标准,以下是涉及的所有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外观通过目测评估。
- 漆膜厚度使用测厚仪进行检测,以确保生产规格的兼容性。
- 干燥时间通过标准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包括表干和实干时间。
- 附着力通常通过划格法或拉开法进行测试,评估其粘结性能。
- 耐水性测试采用浸泡法,观察漆膜在水中的变化。
- 耐盐水性测试通常模拟盐雾环境或直接浸泡进行,以检验其抗腐蚀能力。
- 耐碱性进行碱性溶液浸泡测试,观察漆膜的耐受变化。
- 耐热性测试在高温环境下评估其物理性质和色变情况。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乙烯磷化底漆,这是一种用于金属底材的防腐涂料,广泛用于工业设备、机械、汽车和结构钢材等需要防腐处理的金属材料表面。
请注意,标准完整细节通常需要通过查阅标准原文或相关技术文档才能获取具体的检测方法(如具体的试剂、设备和操作步骤)。建议联系相关标准机构或技术中心获取更多信息。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
标准号:HG/T 3347-1987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87-02-04
实施日期:1987-05-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的简介
HG/T3347-1987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G51007-87)HG/T3347-1987
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ZBG51007—87
1987-02-04发布
乙烯磷化底漆(分装)
WashPrimer(TwoPacks)
198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W1产品概述
1.1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
ZB G51 007—87
代替HG2—27—84
该漆是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溶解于醇类溶剂中,与防锈颜料研磨而成,并与分开包装的磷化液按定比例配套使用。
1.2特性
主要作为有色及黑色金属底层的表面处理剂,能起磷化作用,可增加有机涂层和金属表面的附着力。
1.3用途
该漆亦称洗涤底漆,适用于涂覆各种船舶、浮筒、桥梁、仪表以及其他各种金属构件和器材表面。2技术要求
产品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原漆外观
磷化液外观
漆膜颜色及外观
粘度(涂-4粘度计),s
磷化液中磷酸含量,%
干燥时间,min
柔韧性,mm
冲击强度,kg·cm
附着力,级
耐盐水性(浸盐水中3h)
3试验方法
3.1原漆外观
不小于
不大于
黄色半透明粘稠液体
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
黄绿色半透明,漆膜平整
不应有锈蚀痕迹
按GB1721一79《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进行。3.2磷化液外观
目测法。
3.3漆膜颜色及外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2-04发布1987-05-01实施
W.ZBG51007—87
按GB1729—79(1985年确认)《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进行。3.4粘度
按GB1723—79《涂料粘度测定法》中乙法进行,并在加磷化液前测定。3.5磷化液中磷酸含量
3.5.1试剂和溶液
3.5.1.1氢氧化钠(GB629—81):分析纯。3.5.1.2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按GB601—77《标准溶液制备方法》进行配制与标定。3.5.1.30.1%甲基橙指示剂溶液:按GB603—77《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配制。3.5.1.41%酚酰指示剂溶液:按GB603—77配制。3.5.2测定手续
称取试样2g(准确至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再加2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变为黄色,记录其体积V1,再加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记下消耗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总体积为V2。3.5.3磷酸百分含量(X)按下式计算:0.098
式中:N一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2一V1—一以酚酰为指示剂时用去氢氧化钠的体积,mL,0.098——磷酸的毫克当量;
G——试样重量,g。
3.6干燥时间
按GB1728—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中甲法进行。3.7柔韧性
按GB1731—79《漆膜柔韧性测定性》进行。3.8冲击强度
按GB1732—79《漆膜耐冲击测定法》进行。3.9附着力
按GB1720—791985年确认)《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3.10耐盐水性
按GB1763—79(1985年确认)《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中甲法进行。4验收规则
4.1产品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并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产品应有合格证,必要时另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4.2接收部门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样品进行检验,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时,供需双方共同按GB3186—82《涂料产品的取样》重新取样进行复验,如仍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时,产品即为不合格,接收部门有权退货。4.3产品按GB3186一82进行取样,样品应分两份,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4.4供需双方应对产品包装及数量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包装有损漏,数量有出入等现象时,应即时通知有关部门。
4.5供需双方在产品质量上发生争议时,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执行仲裁检验。5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5.1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容器附有标签,注明产品型号、名称、批号、重量、生产厂2
W.名及生产日期。
ZB G51 007—87
5.2产品在存放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夏季温度过高时应设法降温。
5.3产品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日光曝晒,并应符合运输部门有关的规定。5.4产品在符合5.2、5.3条的贮运条件下自生产之日算起有效贮存期为一年。超过贮存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如果符合技术要求,仍可使用。3
WZB G51007—87
附录A
施工参考
(参考件)
A1欲涂装物件表面,须先除锈,除油污及水份等,最好采用喷砂处理。A2将该底漆搅拌均匀,如由于颜料沉淀不易搅匀时,可将上层漆液倒出,把沉淀颜料和剩余少许漆液搅拌均勾,再逐渐加入漆液,将底漆搅拌均匀。A3将搅拌均匀的底漆放入非金属的容器内,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比例量的磷化液,加毕,放置15~30min后使用,并须在12h内用完,放置时间过长易于胶凝,不能使用。A4该漆采用两包装,使用前须将两部分混合均匀,两者的重量比为每4份底漆加1份磷化液。A5施工时可刷涂或喷涂,漆膜厚度以8~12um为宜,太厚则效果较差,施工时如漆液太稠,不能多加磷化液,可加入3份乙醇(96%以上)与1份丁醇的混合液稀释,乙醇、丁醇含水量不能太大,否则会使漆膜发白,影响使用效果。
A6施工环境要比较干燥,如湿度太高,容易引起漆膜发白,影响漆膜附着力和使用效果,环境温度宜10℃以上。
A7漆膜涂布后经2h即可涂其他防锈漆、底漆和面漆,自干或烘干均可。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由涂料产品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涂料产品标准分技术委员会第九工作组负责起草。工作组组长单位:上海振华造漆厂。工作组成员单位:天津油漆总厂、北京油漆厂、西安油漆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美芬。
W.bzsoso.cOm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3347-1987 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原ZB/T G51007-87)》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