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20 11:09:33
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是一个关于利用统计学方法和试验数据对产品质量与规格进行符合性评价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可能提到的内容的解析(具体详细内容建议参考实际标准文本): ### 1. 相关的检测项目:该标准涵盖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以及其他与产品质量和规格相关的指标。例如:
### 2. 检测方法:标准明确了如何按照统计学方式设计检测和分析的流程。以下是常见的检测方法:
- 抽样检测法:按照统计学抽样理论,从产品批次中随机抽取样本,使用试验数据评估产品质量。
- 测量仪器法:通过专业仪器,对样品的物理性能或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测量。
- 破坏性试验:通过破坏样品的方式测试其极限性能,例如抗压实验或抗拉伸实验。
- 非破坏性测试(NDT):通过声波、X射线等手段检测产品内部结构或瑕疵,测试过程不会破坏样品。
- 功能验证测试:对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模拟测试。
此标准适用于所有需要通过试验数据来评估质量与规格符合性的产品,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类别:
- 工业产品:如机械零件、电子设备、建筑材料等。
- 消费品:如家用电器、手机、日用品等。
- 化工产品:如涂料、塑料制品、金属材料等。
- 食品和医疗用品:如食品包装、医用耗材等(需结合其他标准)。
- 定制化产品:如航空航天零件、专用设备等。
总而言之,标准《GB/T 17039-1997》为利用试验数据评估产品质量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检测方法和试验步骤。这些内容的具体应用还需要结合产品特性及具体行业标准。
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
标准号:GB/T 17039-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10-14
实施日期:1998-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确定了当事双方(通常指供货方和收货方)在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对各自独立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的原则。本标准规定了将试验赋值与规格值进行比较的技术步骤。本标准适用于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符合本标准定义的试验方法。GB/T17039-1997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GB/T17039-1997
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的部分内容
G/T 17039—1997
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3244一90a\《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
ASTMI3244一90a中引用了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本标准为保持与我国现行标准的一致.使干标准的应用实施,引用标准均采用我国相应现行标推。本标推的附录 A 和附录 B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几。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上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婷婷,杨天富。CB/T17039—1997
ASTM前言
通过标准设验方法对石油产品的性质进行测定,可检验它们与规格的相符程度。采用所给试验方法对特定样品的向一性质进行两次或多次的测定,通常不会得到完全捐同的结果。因此,在试验方法心般都包括试验结果精密度的章节,它是对被测性质测定数值可靠性的说明。试验的不精确性对规格值的解释造成许多困难。由于试验的不精确性,一个性质的真值不可能被精确地测定出来,而需要根据测定值推算出-个可能包含其真值的范围。本标推的土要目的是要说明如何就试验的不精确性对规格值给予解释。..com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
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
Staadard practice for utilization of test data todelermine conformance with specificationsGB/T 17039-: 1997
本标准确定了当事双方(通常指供货方和收货方)在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对各自独立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的原则。本标准规定了将试验赋值与规格值进行比较的技术步骤。本标准适用丁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符台本标准定义的试验方法。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GB/T6683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接受限值(AL)
acceptancclimit
介于可接受质量和不可接受质量之间那一点的数值。注:接受限值并不-定就是规格值,它综合考虑了规格值、试验方法精密度以及相对于规格值确定最低可接受质量所需的置信水平。
3-2试验赋值(ATV)
assigned test value
由几个实验室得到的符合试验方法再现性要求的所有可接受结果的均值。3.3测定determination
按试验方法要求进行一系列操作,从而得到一个结果的过程。3.4 争议 dispute
由于试验结果落在接受限值之外而对产品质产生的质疑。3.5操作者operator
正常地、定期地进行一特定试验的人员。3.6 收货方 receiver
接收或认可供货方所交付产品的个人或团体。3.7精密度precision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10 -14 批准1998-04-01实施
GB/T 170391997
对同-试验材料的相同性质所得的两个或多个结果之间的相符程度,试验偶然误差越小,方法的精密度越高。在本标准中,精密度是以试验片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来规定的,3.8重复性(-)rePeatahility
同一操作者在给定实验室用一仪器恒定的操作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同试验材料逆行试验,所得重复结果的偶然误差的定量表述,它被定义为(见注1),在正常和正确的操作条件下,两个单一结果的差值(见注2):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1.此差值在20次中只能有一次被超过(即95%留信水平)(见注3),
1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应按照GIB/T6683方法确定。2 此差值与重女性和再现性的标准偏差有关,但并不就标准偏差本身。3由于各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定义不一定采月完全相同的词句表述,再此,老比较精密度数据之前,应核对其定义。
3.g再现生(R)tepro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的操作者用相同方法对同一·试验材料进行试验,各所得单一结果的偶然误差的定表述。它被定义为(见3.8注1),在正常和正确的操作条件下,两个单一和独立结果的差值(见3.8注2),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此差值在20次只能有-次被超过(见3.8注3)。3. 10 结果 rexuli
按照试验方法的完整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所得到的测定数值。根据试验片法的不同要求,它可由一次或几次测定得到(全部结果均按GB/T8170的规定修约)。3.11供货方supplier
在收货力接收产品之前.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个人或圳体。3.12试验样品[esrsamplo
当产品质量的责任方由供货方转移到收货方时,在产品交接之地按规定采集的一部分产品。实际上,这种取样方式很少采用,而是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个适当的取样地点进行敢样。3.13真值(μ)1T value
在实际应用中.由N(当N很大时)个实验室各自所得单个结果的平均值。此真值是与所使用的特定试验方法相关联的。
注:应该承认,真值并不等于测定平均值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尘本标准的应用中,即使试验方法存在偏差,其测定平均值仍意指真值。
4意文和用途
4.1本标准为解决交易双方可能存在的产品性质的质量争议提供了统一方法。这些产品性质应是能够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并以数值来表示的。4.1.1本标准可用十确保将这些产品性质正确地标注在产品标识上或其他产品说明中。4.1.2本标准叫在下述情况中应用,即供货方在将产品交付运输方(中尚收货方)之前,使用商业测试实验室采详并测试产品,而最终的收货方在产品到达日的地时,也使用商业测试实验室采样并测试产品。此时,产品的试验赋值(AIV)仍将按第8竟的步确定:4.2本标准有助于确定适当的容许值以确保产品性质的实际值与规格值非带接近,从而使产品可为收货方所接受。穿许值是以所测试产品性质的接受限值AL为界限的。如果试验测定结果(试验赋值ATV)落在AL线上或在AI.线的可接受-侧,则产品是可接受的,反之产品被拒收,4.3交易双方必须亦先就接受限值的确定和试验赋值的计算达成协议,协议应包括将试验赋值与规格值比较时是采用GB/T1250中的修约值比较法还是全数值比较法。如果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还须对试验结果的有效数字保留位数达成一致意见。即使只有方多与,如在产品标识中标注时,也须对上述年项作出决定。
5取样
GB/T 17039—1997
5.1应按照GB/T 4756方法进行取样。样品量应足以保证进行所需的全部测定。将所取样品分为=份:收货方样品供货方样品和保留样品。保留样品量本身应足以确保在需要进行更多试验时可再分为三部分。
6精密度数据在试验方法中的应用精密度数锯可以用于拒绝由-个操作者所得的重复试验结果,也可用于说明两个实验室所得结果之间的显菁差异。
6.1重复性(r)的意义
6. 1. 1 结果的接受
当在重复性规定的条件下得到两个结果,且其差值等于或小于方法的重复性,则操作者可报告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样品的结果。6.1.2结果的拒绝
当所得两个结果之差大于方法再复性时,这两个结果应被舍弃,并在重复性规定的条件下得到另外两个结果,如果这两个结果之差等于或小于方法重复性.则操作者应报告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样品的结果。但是,如果此差值仍超过方法重复性,则拒绝这两个结果,并对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6.2再现性(R)的意义
6. 2. 1 结果的接受
当在不同实验室(见注)得到两个结果,月其差值等士或小于方法再现性,则这两个结果应认为是可接受的,试验样品的结果应为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注:当对两个实验室所得结果用再现性进行比较时。·般认为是对每个实验室所得的单一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每个实验案不止得到一个结果,则见 6, 3。6.2.2结果的拒绝
如果两个实验室所得结果之差人于方法再现性,则舍弃这两个结果,且每个实验室还应对保留样品重新进行试验。如果重新试验所得两个结果之差等于或小丁再现性,则这两个结果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并报告其平均值,但是,果这两个结果之差仍大于再现性,则拒绝这两个绰果,并对每个实验室的方法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6.3多次试验
如果在两个实验室的其中一个或每一个实验室得到多个结果,则两个实验室所得平均结果之闻的充许差值R按式(1)计算:
R = /R-r1 — 1/(2n,) - 1/(2n2)]式中:R—试验方法的再现性;
—试验方法的重复性:
—第·个实验室所得结果个数:四—第个实验室所得结果个数。6.4仲裁实验室
+...-t 1)
当6.2.2中两个实验室重新取样的试验结果仍被拒绝,可邀请第三个实验室或仲裁实验室参加,并用6.2.2中的,份保留样品进行试验,得到第三个结果,此时将再现性乘以1.2(从两个实验室换算到三个实验室)并将所得到的两个最分散结果之差与此数值进行比较,以检验结果的可接受性。如果结果是可接受的,则试验样品的结果为这三个结果的平均值。..com7精密度数据在规格中的应用
7.1规格值(S)
GB/T 17039—1997
7.1.1规格值是对特定性质的真值所规定的限值。在实际应用中.真值不可能被精确地测定。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产品性质,其结果按方法所确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可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分散。因此,对被测性质的真值总是存在某此不确定性。7.1.2尽管产品性质的真值不可能被精确地确定·但如果已知试验方法的概率分布函数(如与方法冉现性相美的正态分布曲线).则可计算出任一试验结采相对十真值分散程度的概率。7.2关键规格和非关键规格
山于产品的特性或产品最终使用的需要,有些规格要求对收货方高度保险.即使产品达到或超过规格值所表示的质量水平。在本标准中,此类规格被称为关键规格,如果规格只要求保证*品质里不在本质上低丁规格值所表示的质水平,则本标准将此类规格称为非关键规格。7.3规格相符性原则
7.3.1测试产品与规格的相符程度,最终需作出接受或拒收产品的决定。7.3.2位于产品试验结果的叮接受区和不可接受区之间的数值为接受限值,接受根值可能与规定产品质量或等级的规格值一致,也可能不一致。7.3.3接受限值必须由供货方和收货方协商确定。如果产品的真值等于接受限值,则接受限值所表示的质量水平可使接受或拒收被测产品的概率各为50%,7.3.4在缺少协议的情祝下,规格将被认为是个非关键规格,此时.如果产品真实质量即为规格值所表示的质量,则保证产品可被接受的概率为95%,接受限值可按7.3.6所述用接受概率P=0.95确定。7.3.5当产品真值等于规格值时,接变产品的概率P是D=(AI.-$)/(.255R的函数(如表1和图!所示),D是接受限值AI.与规格值S之差的直接量度。此关系式的建立基础是:(1)假定试验误差呈正态(高斯)分布.这适合于大多数试验方法;(2)用试验赋值ATV来确定与规格的相符性,试验赋值为两个实验案所得可接受结果的平均值。表1在特定产品接受概率下接受限值与规格值的偏差规
关键规格
关键规格
接受概率(P)
L=(AL-S)/n.355R
最高规格值
注:用N-2即两个不同实验室所得结求得试验赋值ATV。最低规格值
CB/T17039—1997
)=(A-S)/0.255R由两个实验室各自得到单一结果为基础图1产品接受概率对接受限值与真值(=S)偏差的关系7.3.6除了通过协商直接确定接受限值外,当产品真值与规格值相等时收货方还可选择一个特定的产品接受概率P,从表1或图1中查得所对应的D值,按式(2)计算接受限值AL(接受限值的确定导则及应用示例见附录A):
A1S+ 0.255RD
若N不是两个实验室,则将式中的0.255再乘以V2/N。公式中的常数推导见附录B.(2)
7.3.6.1对于同时具有最高限值和最低限值的规格,应将7.3.6的步骤进行两次.以得到一高--低两个接受限值,而在这两个接受限值之间必定存在某个可允许的区间。7.3.7当只能得到-个试验结果时,应按N一1的情况使用7.3.64的式(2)。显然,只有一个试验结果是不能对再现性进行检验的此单一结果即成为试验样品的试验赋值。7.3.8关键规格接受限值的确定(对最高规格值而言)使得当真值小于或等于规格值时.产品只有小的接受概率(由选择卫来确定)
7.3.9非关链规格接受限值的确定(对最高规格值而言)便得当真值等于或大于规格值时,产品有大的接受概率(由选择P来确定)。
7. 3.10关键规格和非关键规格接受限值之间的关系见图2(对最低规格值而言)。..comGB/T 17039—1997
非关键规格
关键规格
如果μ-S.期 90的ATV
(见许)都落在此范里。
-I1, 419R 图 +0. 4:UR
如温AIV落在此
处,则在大于或等十
05%的情况下,产品
不满足规格要求
虹果ATV在此范固出,
则可以认方值接近规
格值。
非美键规格的质量川接
受区包括此中心区域:对
关链规格,旺不包括此区
对非关键规
籍,产品的接
受或护收值
注:ATV是两个不回安验室各自所得单一-结果的平均值。一 如果 AJV 落在此处,
则在±1或等于9:
的情记下,产品达到或
超谨规格要求
对关链规格产
品的接叠或拒收
值见A!!
阁2关键规格和非关键规格接受限值之测的关系8试验赋值(ATV)的确定
按照下述步骤可得到被测样品的试验赋值.它适用干按第五章所得试验样品的试怜结果,其精密度以试验方法的再现性控制。
8.1收货方和供货方应分别获得独立的试验结果X和X注:供货方的结果必须是对试验样品(见第5章>的试验结果,无不是·个报告值。卒多数情况下,报告值是用不同的样品(如尘产点的样品)所得到的结果+而且可能是几次测定的忙均值。8- 1. 1 如果 △1=X一Xs 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方法再现性 R,根据 6. 2. 1 的规定,取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按式(3)得到试验赋值ATV:ATV = (Xr + X:)/2
(3)
8.1.2如果 A1的绝对值大于R.则舍弃这两个结果,并从保留样品中收样车新试验,得到 X和Xs8. 1. 3如果 A2=X一X's的绝对值小-丁或等于 K,根据 6-2. 2 的规定,取这两个结果的F均值,按式(4)得到试验值ATV;
ATV- (X'R + X's+/2
8.1.4如果 A2 的绝对值大十 R,则从仲裁实验室(6. 4)得到一个新的试验结果 XRL。8. 1.5 如果 △3-Xmx—Xmn小于或等十 1. 2R,则按式(5)得到试验赋值 ATVATV -(X'R + X's+ Xr)/3
8.1.6如果43人于1.2R,则取最接近的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赋值ATV。-{4)
注:此步骤并不严格符合统计学概念:呆取这种方式左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试验样品(见第5章)到此已消耗完了。
8.2如果供货方和收货方的实验室之间偏差很小或没有偏差,则在95%的情况下按照8.1.1的步骤即可得到试验赋值,而其余5%的情况中有95%当步骤进行到8.1.3也可得到试验赋值。8.3如果特定的供货方收货方总是必需邀请仲裁实验室参与试验,则双方应仔细检查其试验过程。如果可能,应与其他实验室核对试验结果。9产品质量相符性
GB/T17039—1997
9.1如果产品每一性质的试验赋均满足接受限值的要求.则该产品被认为符合规格要求,9.2供货方成在确保产品每一性质都符合规格要求时,才能交付产品。9.3当收货方得到单一结果时.如果此结果不符合按附录B中B3所得接受限值的要求,则产品质量被认为可疑。
9.4只要收货方所得结果不满足接受限值的要求,就会在供货方和收货方之间发生予议。9.5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按第8章确定出试验赋值ATV,作为产品真值的估计值,并按7.3确定出按受限值 A1.,将试验赋值与接受限值进行比较。10产品的接受与拒收
10.1如果产品的试验赋值ATV等于或好于接受限值AL,则产品被认为符合规格要求而被接受。10.2如果产品的试验赋值ATV比接受限值AL案,则产品会因未满足规格要求而被拒收。10.3上述概念示于图3。图3中所画的线是将可接受结果与表示采取其他行动的结果相区分的界线。10.3.1如果两个结果落在(X+Xs)/2-ATV=AL线的左边.同时落在XR-Xs=士R两线之间,则试验样品被认为是可接受的,10.3-2如果两个结果落在(X十X:)/2=ATV=AL线的右边,则试验样品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10.3.3最韧的试验结果落在标有“重新取伴\区域时,需要重新进行试验。10.3.4如果第次取样后的试验结果仍落在*重新取样区域,则应邀请仲裁实验室参与试验。10.4产品因米符合规格要求而被拒收所造成的实际后果要有关双方事先协商达成协议。+
重新取样
重新取样
XR收货方所得试验结果:Xs一供货方所得试验结果:R一试验方法的再现性,AL一接受限值拒收
图3试验结果的接受、拒收和重新取样区域示意图A1接受限值的确定导则
GB/T 1703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接受限值的确定导则及应用示例41.1由十接受限值是可接受试验结果和不可接受试验结果之间的分界线,因此,确定接受限值是判断产品与规格相符性的重要步骤。A1.2假定试验误差呈对称分布(例如,正态分布等).不论试验赋值的精出度如何,儿真值等于接受限值的产品,其被接受或拒收的概率总是5\为。41.3确定接受限值AL,应给出产品所期望的接受概率F(见7.3.6)。对非关链规格,P值应选得较大,如0.90或0.95;对关键规格,P值应选得低于0.50.如0.05或0.10.对极为关键的规格,还需要选择更低的P值,
A1.4对关键规格,只有当试验赋值ATV在100(1-P)%显著性水下优于规格值S时,产品小被按受。
A1.5对非关键规格,只有当试验赋值 ATV 在 100F%显荠性水平下比规格值S 差时,产品才被拒收。A2接受限值的确定应用示例
A2. 1 假定我们来用 GB/T ABCD方法测试某一产品的性质,方法的重复性为 1. U,再现为 2. [,该性质的最高规值为10。供货方只有在牛产厂对产品性质所做试验结果不大于10的情况下,才可交付产品。该产品性质只在供货方和收货方两个实验室(N=2)中进行试验,以确定试验赋值ATV。A2.2收货方确定此最高规格值10为非关键规格并选择P=0.95。A2.2.1从表1和图1中可知,当P=0.95时,=1-645。A2.2.2根据 7. 3. 6 中式(2)可得:AL = S + 0. 255RD - 10 + 0. 255 × 2. 0 × 1. 645 - 10. 84因此+被测性质的试验赋值ATV必须等丁或小于10.84,产品才可被接受,A2.2.3收货方和供货方对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分别为:Xk=10.8.X:=9.9;故△1=10. 8—9. 9=0.9R=2. 0,符介再现性要求。该产品性质的试验赋值ATV由式(A1)得到:ATV = (10. 8 + 9. 9)/2 = 10. 35 -.---A2.2.4所得产品性质的试验赋值ATV小于接受限值AI.,故该产品可被接受。+*++(A1)
A2.3另--收货力因某种原因需要对所接收产品的性质高度保险以满足最高规格值10的要求.故选¥P=0.025。
A2.3.1从表1和图1中可知,当P=0.025时,L)=-1.960。42. 3.2根据 7. 3. 6 中式(2)可得:Al.=S+0.255RD=10+0.255X2.0X(—1-960)=9.00因此,被测性质的试验赋值ATV 必须等于或小于9.00,产品才可被接受。A2.3.3收货方和供货方对试验择品进行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分别为:Xk=9.4,X9.2故41=9.4一9.2=0.2 A2.3.4所得产品性质的试验赋值ATV大于接受限值AL.,政该产品因质量不台格而被拒收;尽管其产品性质的试验赋值AT优规格值S。A2.4关键规格转换为非关键规格GR/T 17039-1997 A2.4.1A2.3示例中的收货方要求高度确保产品性质符合规格值10的要求,为此在确定接受限值AL 时.他选用了-个低概率值 P=0. 025,他也可以使用 -个非关键规格值 8. 16,来达到同样的目的。A2.4.2要得到与关键规格相同接受限值的非关键规格:从7.3.6中式(2)可得:S - AL — 0. 255RD A2. 3. 2 中,AL-9. (00;对非关键规格 P_n. 95 时,D-1. 645,代人式(A3)得到:S - 9. 00 - 0. 255 × 2. 0 X 1. 645 -- 8. 16(A3) A2. 4. 3因此,实际上 A2. 3 中收货方所需产品的真实质比 A2.2 中收货方所要求的质规格要好1.84单位。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公式中的常数 B1本标准7.3.6中公式的常数由下述章竹推导得到。B1.1产品接受限值 AL 等丁规格值 S 加上反映给定性质真值与测定值偏差概率的项,即 AL 由式(B1)得到: AL = S +(αD/ VN) 式中:a- 在方法度现性条件下测定的标准偏差:D——在特定概率下测定值和真值之间的偏差:N一—参加试验的实验室个数。由这些实验室的平均结果得到试验赋值ATV。B1-2本标准3. 9 中的冉现性定义由式(B2)得到:R= og V2 式中 5:在 95%概率或置信水平下为1. 96,则R =n(1. 96) /2 = 2. 77a 0 =R/2. 77 = 0. 361R (H2) B1. 3 若试验赋值 ATV 是两个实验室(N-2)所得结果的平均值,则将式(B4)中的 a 和 N-2 代入式(B1)中,得到: AL =S + (0. 361RD)/ V2 =S + 0. 255RD B2 在 7. 3. 4 所述的条件 下,当产品的接受概率为 95 %时,从表 1 可知,对最高规格值 D 为+ 1. 645,对最低规格值 D 为1.645。将这些值代入式(B5)中得到:对最高规格值 AL =S + (0. 255)(+ 1. 645)(R)-S + 0. 419R 对最低规格值 AL =S + (0. 255)(- 1. 645)(R)S 0.419R 0.419即是示于图2中的常数, (B6) B3 应该强调,计算接受限值 AI. 所用的常数是以试验赋值 ATV 的确定为基础的。上述试验赋值ATV是两个不同实验室各自所得单一结果的平均值。如果试验结果!由一个实验室所得单一结果确定,则 N=1,根据式(B1)和式(B4)得到:AL =S + (0. 361RD)/ T 根据B2可知: 对最高规格值 对最低规格值 GB/T 17039—1997 -S + 0.36IRD AI =S + (0. 361)(+ 1. 615)(R)-S+ 0.594R AL =S + (0.361)(- 1. 645)(R)=S - D. 594R B4应当采用B3中公式所确定的接受限值AL与一个实验室所得的单,结果进行比较。但用单-结果来估计具有高精确度要求的产品性质的试验赋值 ATV 通常是不够的,如果单-结果不能符合 B3中公式所确定的接受限值AL.则应当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039-1997 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相符性的实用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测试项目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