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21 11:01:0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中,详细内容可能涵盖以下方面: ---

1.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主要针对复合预混料中的以下检测项目:

  • 烟酸的含量测定
  • 叶酸的含量测定
---

2. 检测方法:

此标准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主要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可能包括以下流程:

  • 样品的前处理,包括均质化、提取等操作。
  • 液相色谱仪的设备设置,包括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配置。
  • 目标物(烟酸、叶酸)的分离、检测以及定量分析。
---

3. 涉及的产品: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以下产品:

  • 动物饲料用复合预混料
  • 含维生素和营养强化剂的复合制剂

总之,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为食品及饲料领域的混合添加剂中烟酸与叶酸测定提供技术依据。

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号:GB/T 17813-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8-10

实施日期:2000-0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复合预混料和维生素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测量范围为每千克样品中含烟酸的量在1000mg以上,含叶酸的量在500mg以上。GB/T17813-1999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7813-1999

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部分内容

GB/T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本标准是在查阅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试验比较选择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该方法与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方法比较,简便、快速,准确度、精密度效果相当。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参照国外方法,确定了标准范围、试剂、测定条件,即反相离子色谱条件和反相缓冲液系统条件。在编写格式上依据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T1.4一1988《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必芳、李兰、梁冬生。21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ic acid and folic acidin compoundpremix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本标准规定了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7813—1999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预混料和维生素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测量范围为每千克样品中含烟酸的量在1000mg以上,含叶酸的量在500mg以上。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方法原理

试样中的烟酸、叶酸用水-甲醇-乙酸混合溶液提取,将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柱上进行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80nm波长处定量测定。4试剂和材料

除特殊注明外,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色谱用水为去离子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4.1甲醇:优级纯。

4.2三乙胺。

4.3冰乙酸。

4.4已烷磺酸钠(PICB6):c{CH(CH,),SO,Na)=0.005 mol/L{或pECH:(CH),SO,Na]941 mg/L/。

4.5标准溶液配制

4.5.1烟酸标准贮备液:称取经过干燥的烟酸标准纯品25.0mg,置于2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移动相溶解,稀释至刻度,于冰箱保存,可放置一周。4.5.2叶酸标准贮备液:称取经过干燥的叶酸标准纯品25.0mg,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碳酸钠溶液(4.8)溶解,调至pH7.0定容至刻度,于冰箱保存。4.5.3烟酸、叶酸标准工作液:准确吸取4.5.1和4.5.2各10mL,用移动相稀释至50ml或100mlL.该混合标准溶液置于带盖小瓶贮存,供液相色谱仪分析用,当日使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8-10批准2000-02~01实施

GB/T 17813—1999

4.6提取液:取500mL去离子水,加10mL冰乙酸(4.3),1.3ml三乙胺(4.2),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此时pH为3.2,过0.45um滤膜,取上述溶液850mL与150mL甲醇(4.1)混合。4.7磷酸缓冲液:称取4.84g的磷酸氢二钾(KHPO,),9.82g磷酸二氢钾(KH,PO,),溶于去离子水中,加20mL乙腈,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混匀用20%氢氧化钾调节pH至6.5。4.8碳酸钠溶液:c(Na2CO)=0.1 mol/L。5仪器、设备

5.1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5.2超声波水浴。

5.3超纯水装置(Millipore或全磨口玻璃蒸馏器)。5.4离心机:3000r/min。

5.5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自动进样器、紫外可调波长检验器。6试样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500g,四分法缩减至100g,磨碎,全部通过0.28mm孔筛,混匀,装入密闭容器中,避光低温保存备用。7分析步骤

7.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维生素预混料0.5~1g或复合预混料1~5g,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10mL碳酸钠溶液(4.8),浸湿试样加70mL提取液(4.6)混匀,于超声波水浴上振荡提取15min,用提取液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过滤或离心。再经0.45μum过滤膜过滤至带盖小瓶中,调整该试验溶液的浓度≤5ug/mL,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7.2测定

7.2.1色谱条件

7.2.1.1反相离子对色谱条件

柱长:25cm、内径4.0mm不锈钢柱。固定相:ODS(C1)粒度5μm。

移动相:取500mL去离子水,加10mL冰乙酸,1.3ml三乙胺,一小瓶20mL已烷磺酸钠(4.4),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调节pH为3.2.过0.45um滤膜,取上述溶液850mL与150mL甲醇混合,脱气

流速:1.0 mL/min。

温度:30℃。

进样量:20μL5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使用波长275nm。7.2.1.2反相色谱

柱长:25cm,内径4mm,不锈钢柱。固定相:Lichrospher CH-8/11,粒度 5 μm。移动相:2%乙睛磷酸缓冲液(4.7)流速:1.4mL/min。

温度:室温。

进样体积:20μL。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使用波长280nm。7.2.2定量测定

GB/T 17813--1999

按高效液相色谱仪说明书调整仪器操作参数和灵敏度(AUFS),色谱峰分离度符合要求。用两次以上相应标准工作液对系统进行校正。向色谱柱注入相应的烟酸、叶酸标准工作液(4.5.3V.)和试验溶液(7.1V)得到色谱峰面积响应值(Ps、P,).用外标法定量测定。8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8.1计算公式

结果按式(1)计算:

P × V× p.×V.

PsXm XV

式中--每干克试样中含烟酸或叶酸的量,mgm

试样质量,g;

V--提取液的总体积,mL;

P:-—标准溶液中烟酸或叶酸浓度,μg/mL;V.——烟酸或叶酸标准溶液进样体积,μL;V从试验溶液中分取的进样体积uL.P与标准溶液进样体积(V)相应的峰面积响应值;P——-与从试验溶液中分取的进样体积(V,)相应的峰面积响应值。8.2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有效数3位。9允许差

同一分析者对同一试样同时两次平行测定所得结果相对偏差≤士10%。(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813-1999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