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26 09:05:0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根据标准《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的整理描述:

检测项目:

  • 外观质量检测:包括观察电镀层的颜色鲜艳程度、光泽度、图案清晰度以及是否存在缺陷(如斑点、起泡、露基、裂纹等)。
  • 厚度检测:针对饰面不同区域电镀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规定。
  • 附着力检测:确定电镀层与基体或各层之间的附着性是否良好。
  • 腐蚀性能检测:包括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等,检验电镀层的抗腐蚀能力。
  • 耐磨性检测:检查电镀层是否能在正常使用中具有足够的耐磨性能
  • 硬度检测:测试电镀层的硬度是否满足要求。
  • 耐变色性能检测:评估多色彩组合的装饰性电镀层在长期使用或环境作用下是否会褪色或变色。

检测方法:

  • 目视检验法:通过肉眼观察或放大镜观察产品外观质量。
  • 测厚仪法:使用如磁性测厚仪、涂层测厚仪或显微镜法来检测电镀层厚度
  • 划痕法或胶带法:通过划线或胶带剥离法测试电镀层的附着力。
  • 中性盐雾测试(NSS法):使用盐雾试验箱进行耐腐蚀性检测。
  • 摩擦试验或磨耗试验:通过摩擦测试仪评估电镀层的耐磨性能。
  • 硬度计法:使用维氏硬度计等仪器检测硬度。
  • 人工老化试验:通过光照、潮湿或化学试剂作用,评定多色彩组合电镀层的耐变色性能。

涉及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的金属制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品:

  • 高档灯具及其附件
  • 金属制装饰品
  • 高档家居用品(金属表面装饰部件)
  • 手表壳和表带等日用金属制品
  • 汽车装饰件
  • 其它需要采用多色彩组合电镀层的工业制品

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

标准号:JB/T 10241-200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1-05-23

实施日期:2001-10-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的简介

JB/T10241-2001本标准规定了在钢铁、锌合金、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ABS塑料等适合于电镀的基体上电镀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在室内环境中、装饰性用途的彩色组合电镀层。本标准不适用于其它功能性能用途的彩色单层金属镀层,不适用于电镀层上涂覆的有色涂层(如代金胶、金色电泳漆等有色涂层)。本标准于2001年5月首次发布。JB/T10241-2001金属覆盖层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JB/T10241-2001
JB/T10241-2001本标准规定了在钢铁、锌合金、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ABS塑料等适合于电镀的基体上电镀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在室内环境中、装饰性用途的彩色组合电镀层。本标准不适用于其它功能性能用途的彩色单层金属镀层,不适用于电镀层上涂覆的有色涂层(如代金胶、金色电泳漆等有色涂层)。本标准于2001年5月首次发布。


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的部分内容

ICS25.2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

Metallic coatings-Decorative multicolourscompositeelectroplatedcoatings2001-05-23发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01-10-01实施

JB/T10241—2001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广东东莞霄边金晖电镀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志勇、谢锐兵、林云峰、徐帮义、张华。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

Metallic coatings-Decorativemulficolourscomposite electroplated coatingsJB/T10241—2001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属于多镀覆层组合体,它通常是由增强基体材料与镀层结合力的薄冲击镀层(如冲击镀铜、冲击镀镍层等)、提供良好耐蚀性和整平光泽能力的中间加厚镀层以及色彩丰富多样的表面调色电镀层、加上抗变色和防污染的透明清漆层构成的组合覆盖层。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钢铁、锌合金、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ABS塑料等适合于电镀的基体上电镀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在室内环境中,装饰性用途的彩色组合电镀层。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功能性用途的彩色单层金属镀层,不适用于电镀层上涂覆的有色涂层(如代金胶、金色电泳漆等有色涂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720—1979

GB/T3138—1995

GB/T4955—1997

GB/T 5270—1985

GB/T6462—1986

GB/T 6739—1996

GB/T101251997

GB/T12609—1990

GB/T13911—1992

JB/T6073—1992

3定义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与有关过程术语(ngISO2079:1981)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idtISO2177:198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eqvISO2819:1980)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eqvISO1463:1982)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eqvISO9227:1990)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eqyISO4519:1980)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金属覆盖层实验室全浸腐蚀试验本标准采用GB/T3138中的定义和下列定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5-23批准2001-10-01实施

JB/T10241-2001

3.1表面调色电镀层surfaceelectroplatedcoaingforcolourcontrol在一种金属镀层表面通过电镀或电镀后经化学处理能呈现颜色且厚度较薄的金属或合金镀层,或经扫丝刷光处理后表面颜色和图案更富于变化的、有丝纹的表面电镀层。3.2单层金属镀层eledroplatedcoatingofsinglemetalliclayer由单一金属或合金构成的镀层。3.3冲击镀层coatingofstrikeplating在特定的溶液中,采用以高的电流密度短时间电沉积出金属薄层来改善随后沉积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电镀方法获得的镀层。

3.4多色彩组合电镀层multicolourcompositeclectroplatedcoating由薄的冲击镀层、中间加厚镀层及表面调色电镀层和/或薄的透明清漆层构成的多电镀层体系。3.5扫丝刷光brushburnishing

用纤维制成的工具,有目的地抛磨表面以调节电镀层色调的方法。通过调节扫刷强度、深度以及扫刷纹路,可改变表面调色电镀层暴露的面积比例和改变表面色调的深浅和纹理方向。4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

4.1本标准的标准号。

4.2外观要求,例如色调,也可由需方提供能表明外观要求的样品。4.3主要表面应在工件图样上标明,或用有适当标记的样品表明。主要表面上不可避免的夹具痕迹位置也要标明。

5分类及表示方法

表1中的各分类符号按下列顺序排列。基体材料

冲击镀层·中间镀层(厚度)

,调色层(表面色彩)

组合电镀层分类表示符号

各组合单元材料及镀、涂层类别铁、钢

铜及铜合金

基体材料

冲击镀层

中间镀层

(厚度)

铝及铝合金

锌合金

ABS塑料

冲击镀铜

冲击镀镍

铜镀层(厚度)

铜锡合金镀层(厚度)

镍镀层(厚度)

铜加镍镀层(厚度)

表示符号

aui(厚度)

Cu-Sn(厚度)

Ni(厚度)

CutNi(厚度)

扫丝刷光

附加说明

罩光清漆

其他材料基体用该材料符号表示其他中间镀层用其镀层金属的元素符号表示。其后()中的数字表示中间镀层总厚度,单位um。对于单一的中间层即为单层厚度:对多层电镀层为其总厚度各组合单元

调色层

(表面色

扫丝刷光

罩光清漆

材料及镀、涂层类别

白色及仿白色镀层

金色及仿金镀层

仿古色镀层

黑色及仿黑色镀层

光亮清漆

亚光清漆

JB/T10241—2001

表1(完)

表示符号

附加说明

如:Cr(WHD,Ni-Co(不锈钢色),Ni(珍珠色),Cu-Sn(WH),Rh(WH)Ag(SR)

用镀层金属元素

符号表示,后接()

内填颜色代码或

颜色特称

如:Au(24K金色),Cu-Sn(仿18K金色)如:Cu-Zn(黄古铜色),Cur-Zn(青古铜色),Cu(红古铜色),Cu-Sn-Zn(棕古铜色),Ag(古银色),Aul(古金色),Sn(古锡色)

如:Sn-Ni(BK),Ru(BK),Cr(BK),Sn-Ni-Cu(黑珍珠色)

若此道工序无要求可以省略

此道工序可喷涂、浸涂或电泳,获得一层防止镀层变色、抗指纹、防污迹的薄而透明的漆膜,对色调无影响注:颜色代码见GB/T13911—1992中的表7,表中没有的颜色可用颜色特称表示。颜色特称为约定俗成的表示,如“…色”、“仿色”、

“古铜色”和“古色”等。

例l:Al/CuCu(10)Cu(红古铜色)BbV表示铝基体上冲击镀铜打底后,再镀10um的铜层,镀红古铜色镀层,扫丝刷光后涂光亮清漆。例2:ABS/CukCu+Ni(6)Cu-Zn(仿金色)BbFV表示ABS塑料基体冲击镀铜打底后,镀总厚度6um的铜加镍镀层,镀铜锌仿金色镀层,扫丝刷光后涂亚光清漆。

例3:Zn/CukCu+Ni(8)Ag(古银色)BbV表示锌合金基体冲击镀铜打底后,镀总厚度8um的铜加镍镀层,镀仿古银色镀层,扫丝刷光后涂光亮清漆。

6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6.1外观

在镀件的主要表面上不应有明显的镀层缺陷,如鼓泡、孔隙、粗糙、裂纹、漏镀、发暗或脱色。镀层外观颜色要均匀,整批产品色调要一致。光亮镀层应光泽好,色彩鲜艳,亚光镀层则应亮度均匀适中色彩丰满。扫丝刷光镀层,应丝纹均匀,纹理过渡自然一致。次要表面光亮度可稍差,但是不要有漏镀,具体可容许的缺陷程度应由双方商定。主要表面上不可避免的挂具痕迹的位置应由需方规定。镀件上喷涂、浸涂或电泳光亮或亚光无色透明清漆层,不应有流挂、漏涂、针孔、收缩起皱及粘附异物。

6.2厚度

厚度测量按GB/T4955中规定的库仑法或GBT6462中规定的金相显微镜法测定。组合镀层厚度由供需双方商定,但最小厚度不得低于6um。6.3耐蚀性

6.3.1中性盐雾试验

JB/T10241—2001

按GB/T10125中的中性盐雾试验要求试验,采用24h连续喷雾,试验开始后8h、24h各开箱检查一次,观察试样表面变化情况。镀件表面开始出现变色和腐蚀迹象的时间应不少于24h。6.3.2盐水浸泡试验

按JB/T6073中方法试验,将试样浸在25℃土1℃的3.5%(w.)氯化钠(化学纯)溶液中,溶液pH值为6.7~7.2,镀层表面开始出现变色时间应不少于48h。6.4结合强度

按GB/T5270中热震试验进行,当基体为ABS塑料时,热震试验温度控制在80℃恒温1h,然后放入15℃的水中,如此循环3次镀层表面不得起泡、剥离。其他非金属材料基体上镀层的结合强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6.5漆膜硬度

按GB/T6739的方法试验,漆膜铅笔硬度应不低于4H。当基体为ABS塑料时,漆膜铅笔硬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6.6漆膜附着力

按GB/T1720中的圆滚线划痕法测定,漆膜附着力应不低于1级。7抽样检验

按GB/T12609中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外观以需方提供的样品或供方提供并经需方认可的样品作为参照依据进行验收。外观、厚度为每批必检项目,中性盐雾试验和其他项目检验按需方要求进行,或定期抽检。

8包装储存

产品采用柔软的包装材料包装。存放于干燥环境中,远离腐蚀气氛和火源,避免阳光直射。4

机械行业标准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

JB/T10241-2001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

2字数10000

2001年7月第一版

2001年7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1000元

编号2001-052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hvwwJB.ac.cn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 装饰性多色彩组合 电镀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最新项目

热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