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8 15:58:13
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本文档提及了以下相关信息:相关检测项目:
- 机器的外观检查
- 功能性能检测
- 机械安全性测试
- 电气安全性测试
- 噪声测量
检测方法:
- 外观检查通常通过目视检查进行,判断机器的外观完好性。
- 功能性能检测包括启动机器,执行相关操作以验证其功能是否符合标准。
- 机械安全性测试涉及检查设备的机械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作。
- 电气安全性测试包括对电路、电线和接地措施的检查,通常使用万用表和绝缘测试仪器。
- 噪声测量通过使用声级计在机器运行时测量其噪声水平。
涉及产品:
标准《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主要涉及用于鞋类生产的内底成型机。这些机器用于加工和成型鞋内底,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尺寸的鞋类生产。
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内底成型机
标准号:QB/T 2337-1997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7-12-04
实施日期:1998-08-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内底成型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制鞋行业使用的内底成型机。QB/T2337-1997内底成型机QB/T2337-1997
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的部分内容
QB/T 2337- 1997
本标准是在主要生产厂家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并收集了一些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结合产品的性能结构特点重新制定的。
本标摊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摊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34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国、陈光哲。25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内底成型机
QB/T2337-1997
本标准规定了内底成型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制鞋行业使用的内底成型机。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766--19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5226--1985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7612-1987皮革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253—199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QB1525-1992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B/T1588.4—1993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3产品分类
3.1型号
型号应符合QB1525的有关规定。3.2型式
内底成型机按结构特点可分为龙门式和斜台式。按液压系统特点可分为直接加压式和复合加压式,3.3规格
内底成型机的规格是按产品的最大成型压合力划分的,产品规格分40100,160,200,250,300kN。3.4基本参数
≥80mm
3.4.1动模工作行程
≥40mm/s
动模工作速度
≥60mm/s
动模回位速度
4技术要求
4.1内底成型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机械部分技术要求
4.2.1动模升降时应平稳无爬行现象。4.2.2动模升降工作行程与速度应符合3.4要求。4.2.3动模与定模安装座平面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20mm。中国轻工总会1997-12-04批准
1998-08-01实施
QB/T 2337- 1997
4.2.4加工和装配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253--1993中第5童的有关规定。4.3液压系统技术要求
4.3.1液压管路应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应圆滑过渡,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及压扁现象。4.3.2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调整应灵活有效,工作压力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调整。4.3.3连续运行2h,油箱液压泵进油口油温不应超过60C。4、3.4液压系统不得有任何外漏现象。4.3.5油箱应有可拆的盖板,能够阻止杂质进人油箱和便于清洗油箱。4.3.6液压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766中的有关规定。4.4电气系统技术要求
4.4.1电气系统应安全可靠,绝缘电阻不小于1M0,保护电路连续电阻不大于0.10。4.4.2按钮与指示灯的位置,额色应符合GB/T5226-1985中8.2.3和8.2.4的要求,动作应正确、灵辙、可靠。
4.4.3电器线路应排列整齐、接头牢固。所有接线及端子须有明显标志。4.4.4电气系统的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GB/T5226中的有关规定。4.5外观质量技术要求
4.5.1产品标牌标志应齐全,安装牢固端正,字迹清晰。4.5.2涂漆质量要求应符合QB/T1588.4的有关规定。4.5.3电镀件镀层应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均勾。4.5.4发蓝件表面均匀,不应有斑点及锈蚀现象。4.5.5钣金件表面应光洁整,不得有扭曲变形,与机器贴合时大缝隙应小于1.5mm。4.5.6外观质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253-1993中第6章的有关规定。4.6安全、卫生
4.6.1机器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响声,单台产品的噪声声功率级不大于91dB。4.6.2机器应设有安全保护装置。4.6.3安全、卫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253-1993中4.6的有关规定。5试验方法
5.1运行试验
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程序将机器调整至可工作状态(无模真时可使用木块替代放在动模与定模安装座之间)。
a)向左移动操作手柄(戴按动左侧按钮开关),使左侧动模(座)上升到位并保压约10s;b)保压结束后,移动操作手柄回中位,使左侧动模(座)下降位:c)向右移动操作手柄(按动右侧按钮开关),使右侧动模(座)上升到位并保压约10s;d)保压结束后,移动操作手柄回中位,使右侧动模(座)下降国位;e)重复以上动作2h。
5.2对3.4基本参数的检验,在机器运行时用钢直尺、秒表检测动模工作行程和升降速度。5.3对4.2.1运行平稳的检测可采用目测、手感方法检查判断。5.4对4.2.3平行度的检查,采用百分表固定在表架上,下平面为基准面,纵横移动表架,其表读数是否在规定值。
5.5对4.3.1管路质量的检测可采用目测方法检查判断。5.6对4.3.2压力调整的检测可调节调压阀,观察随机压力表,用手感、自测的方法检查判断。成型压力较高时,通常为复合加压油路,左动模(座)或右动模(座)上升到位增压保压瞬时为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调节调压阀,观察随机压力表,用手感、目的方法检查判断。258
QB/T 2337—1997
5.7对4.3.3油箱油温的检查,连续运行2h后,用0℃~100℃温度计插入油箱液压泵进油口处实测。5.8对4.3.4液压系统的外漏检查,连续运行2h后,用目测方法检查判断。5.9对4.3.5密闭性的检查,采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判断。5.10对4.4.1绝缘电阻的检查按GB/T5226—1985第13章的有关规定检测。5.11对4.4.2按钮与指示灯的检查按GB/T5226一1985中8.2.3的有关规定,采用模拟操作的方法,用手感与目测判断。
5.12对4.4.3电器线路检查,采用目测的方法判断。5.13对4.5外观质量检查,采用感官目测的方法判断。5.14对4.6.1机器噪声检查,按GB\7612有关规定检测。5.15对4.6.2安全保护装置检查,采用感官目测的方法判断。5.16内底成型机最大成型压合力为理论计算,公式为:F~0. 25×10-3×元pD2
式中:F-
最大成型压合力,kN;
液压系统最高工作压力,MPa;
液压缸柱塞直径,mm。
应符合第3.3规格系列。
5.17液压系统为复合加压式时,工作台上升到位时,保压前应有明显的二次增压动作。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4.2,4.3,4.4,4.5,5.1和5.8。6.1.2每台机器均须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设计、工艺或材料有较大改变时;b)产品停产-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c)正常生产情况下,每二年进行一次;d)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2.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内容。6.2.3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10%,但不得少于2台。6.2.4抽检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检,仍不合格时,视为不合格产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牌标志
,7.1.1产品标牌应有以下内容: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
c)产品型号;
d)产品编号;
e)制造日期;
f)注册商标。
7.1.2安全、操作标志应有如下内容:(1)
a)操作标志;
b)安全标志。
7.2包装
QB/T2337—1997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有关规定并在包装物上标明产品标准的代号与编号。7.3运输
运输装卸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和碰撞,防止剧烈震动和雨淋。7.4贮存
保管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廣蚀物质的库房内。260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2337-1997 内底成型机》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