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8 17:28:07
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它们所针对的产品具有专业性。以下是该标准可能涉及的项目:相关的检测项目包括:
- 上圆刀的尺寸精度
- 下圆刀的尺寸精度
- 圆刀的硬度检测
- 圆刀的表面质量检测
- 刀刃锋利度检测
检测方法包括:
- 使用量具进行的尺寸测量
- 硬度计测量硬度
- 显微镜或肉眼进行表面质量检查
- 通过试切样品进行锋利度检查
涉及的产品包括:
- 用于造纸工业的切纸圆刀
- 印刷行业使用的上、下圆刀
- 其他纸品加工用的刀具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圆刀的性能达到标准要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切割质量。
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切纸上、下圆刀
标准号:QB/T 1567-1992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2-07-06
实施日期:1993-03-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切纸上、下圆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造纸行业中切纸机、复卷机配用的切纸上、下圆刀。QB/T1567-1992切纸上、下圆刀QB/T1567-1992
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切纸上、下圆刀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1567—1992
本标准规定了切纸上、下圆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造纸行业中切纸机、复卷机配用的切纸上、下圆刀。2引用标准
GB/T1299合金工具钢技术条件
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YB/T9铬轴承钢技术条件
ZBJ36003工具热处理金相检验标准3产品分类
切纸上、下圆刀分为下列型式。3.1A型和B型为切纸上圆刀,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1、图2、表1、表2的规定。3.2C型为切纸下圆刀,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3、表3的规定。3.3D型和E型为切纸多刃底刀,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4、图5、表4的规定。其余32
图1A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7-06批准150
1993-03-01实施
外径D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外径D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内径d
基本尺寸
QB/T 1567--1992
厚度6
极限偏差
内径d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图2B型
厚度6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角度
角度偏差
基本角度角度偏差
外径D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内径d
基本尺寸
QB/T 1567~-1992
图3C型
高度B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图4D型
极限偏差
基本角度
角度偏差
外径D
基本尺寸
技术要求
极限偏差
内径d
基本尺寸
QB/T1567--1992
+360 +0. 009
$394±0.315
图5E型
高度B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其余32/
4.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产品未注尺寸公差选用js18。4.3产品的主要形位公差见表5。表5
产品型式
A、B、C型
径向圆跳动
刃口端面圆跳动
4.4产品材料采用9SiCr、CrWMn、GCr15钢材,分别符合GB/T1299、YB/T9的规定。也可用性能不低于此类材料的其他钢材。
4.5刀片的硬度应为HRC58~62,同片硬度差不大于HRC3。4.6产品尺寸公差和粗糙度应符合图1~~5、表1~4的规定。4.7
加工面不充许有锈斑、碰伤、毛刺。4.8金相组织应为回火马氏体,马氏体针叶长度不得大于三级,网状碳化物不得超过二级。5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见表6。
高度B
(1)径向圆跳
(2)刃口端面
圆跳动
乃刃角度
硬度及同片
硬度差
金相组织
6检验规则
测量方法
切纸上刀用游标卡尺量
QB/T 1567--- 1992
测量简图
切纸下刀、多刃底刀用外径干分尺测量
切纸上刀用塞规测量,切纸底
刀、多刃刀圈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在切纸上刀刀面上任选圆周面,匀测三处
将刀片放在平板上,用深度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A、B型径向、刃口端面跳动按视图(a)进行测量,在外径、端面旋转360°测得最大差值C、D、E型径向、刃口端面跳动按视图(b)进行测量,方法同上
用角度尺或角度样板测量
用粗糙度测定仪测定,或用样块比较
在上、下圆刀刀面上任意匀测三点,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同片硬度差
按ZBJ36003进行
检验分类
产品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6.1.1出厂检验项目为4.2,4.3,4.5~4.7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6.1.2
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
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正常生产时半年检查一次;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6.2抽样与组批规则
6.2.1出厂检验
6.2.1.1把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同时投料的同一品种规格产品汇集成批,提交检查。154
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
H8通止塞规,
内径百分表
外径千分尺
深度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1偏摆仪;
2轴承圈壁厚
差检查仪
角度尺,角度样
粗糙度测定仪.
粗糙度样块
洛氏硬度计
金相显微镜
QB/T 1567—1992
6.2.1.2产品质量分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和C类不合格三类。对于A类、B类不合格,AQL是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对于C类不合格,AQL是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与此相应,在实施抽样检查时,对于A类、B类不合格,抽样方案中的A。和R。按件(不合格品数)计,对于C类不合格,A。和R。按项(不合格数)计。
6.2.1.3检查水平的规定
对A类、B类1组和C类按一般检查水平I进行,对B类I组按特殊检查水平S-3进行。6.2.1.4严格度的规定
按正常检查进行。
6.2.1.5抽样方案的规定
抽样方案按GB/T2828规定的次抽样方案进行。6.2.1.6不合格项目的分类及分组见表7。表7
1刀片有裂纹
内孔不符合要求;
厚度不符合要求;
刃面、内孔、正斜面的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3
1径向圆跳动不符合要求;
刃口端面圆跳动不符合要求;
热处理硬度不符合要求;
同片硬度差超差
其他尺寸公差不符合要求,
外观不符合要求;
3其他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
标志、包装不符合要求
合格质量水平(AQL)的指定值见表8。6.2. 1.7
缺陷类组
6.2.1.8产品检验结果按GB/T2828进行判定。6.2.2型式检验
6.2.2.1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片,检验4.4,4.8条。C类
6.2.2.2若型式检验判为不合格,则产品应停止验收,同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直至新的型式检验通过。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每片刀片应在适当位置清晰地印上制造厂厂名(或商标)与制造日期等标志。7.2每片刀片经清洗干燥后涂上防锈油脂并包装好,然后装入普通木箱内,在正常运输和保管条件下,自出广日起半年内不锈蚀。
7.3木箱必须牢固。
7.4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和产品合格证。155
包装箱外应清晰地标明下列内容。收货单位及地址;
产品名称及规格;
产品毛重及数量;
制造厂名及地址;
出厂日期。
QB/T1567—1992
产品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贮存,严防潮湿,并不能与腐蚀性物品贮存在一起。7.6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钟表机械厂、柳州机械刀片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一炎、周振魁、钱慧、田梅。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部标准QB667—1976《切纸上下圆刀》作废。156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567-1992 切纸上、下圆刀》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