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31 08:57:37
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其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主要涉及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要求。以下是一些通常可能涉及的检测项目、方法和产品,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查阅标准文本以确认详细要求:检测项目:
- 泡沫混合液浓度:确保泡沫液体与水的混合比例符合设计要求。
- 泡沫液的物理性质:包括粘度、流动性等。
- 泡沫液产生泡沫性能:主要检测泡沫的发泡倍数和泡沫稳定性。
- 系统流量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供液流量和压力。
- 喷射范围和覆盖面积:确保泡沫能够覆盖预期的保护区域。
- 灭火能力测试:评估系统在模拟火灾条件下的灭火效率。
检测方法:
- 实验室分析:通过实验室设备对泡沫混合液体进行浓度及物理性质的检测。
- 现场试验:在实际操作条件下进行系统流量、压力和覆盖能力的测试。
- 标准火灾试验:模拟火灾环境进行灭火能力的验证,通常在特定的测试设施中进行。
- 视觉检查:通过观测泡沫覆盖情况和稳定性能来评估泡沫效果。
涉及产品:
- 泡沫液和泡沫混合装置:用于产生低倍数泡沫的化学混合剂及其混合设备。
- 泡沫喷射设备:包括喷嘴、喷枪等,用于泡沫的喷射和分布。
- 储存和输送装置:储存泡沫液和供给泡沫液至喷射设备的管道和泵系统。
这些内容概述了标准《GB 50151-1992》中的一些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可能会因系统设计和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建议查阅标准原文以及相关实施细则以获取详细信息。
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号:GB 50151-1992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2-01-10
实施日期:199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加工、储存、装卸、使用甲(液化烃除外)、乙、丙类液体场所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等场所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GB50151-199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1992
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odeof designforlowexpansionfoam extinguishing system
1992-01-10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992-07-01
联合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7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25号
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二000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0年8月25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2】3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一92为国家标准,自1992年7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月10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通知,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设计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大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公安局消防总队等五个单位共同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的同志遵照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我国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科学研究、设计和使用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国内历次大型及中日石油灭火试验,对泡沫混合液的供给强度等进行验证,并专门为环泵式比例混合流程在自灌条件下适用情况进行了验证,在吸收现有科研成果和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了美国、日本、德国、苏联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安装、验收规范和资料,并征求了部分省、市和有关部、委所属的科研、设计、高等院校、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以及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等部门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二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泡沫液和系统型式的选择,系统设计,系统组件等。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地址:天津市李七庄,邮政编码:30038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1991年10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二章泡沫液和系统型式的选择。第一节泡沫液的选择、储存和配制第二节
系统型式的选择
第三章系统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般规定
储罐区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储罐区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第四节
泡沫喷淋系统
第五节
泡沫泵站
第六节
泡沫炮、泡沫枪系统
水力计算
第七节
第四章系统组件
第一节
第二节
一般规定
泡沫消防泵和泡沫比例混合器
泡沫液储罐
第三节
泡沫产生器
第四节
第五节
阀门和管道
附录名词解释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二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1.0.1条
为了合理地设计低倍数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泡沫灭火系统),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本规范适用于加工、储存、装卸、使用甲(液第1.0.3条
化烃除外)、乙、丙类液体场所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等场所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
第1.0.4条
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泡沫液和系统型式的选择第一节泡沫液的选择、储存和配制第2.1.1条
对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当采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时,可选用蛋白、氟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当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灭火时,应选用氟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第2.1.1A条
保护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泡沫喷淋系统、泡沫枪系统、泡沫炮系统,当采用泡沫喷头、泡沫枪、泡沫炮等吸气型泡沫产生装置时,可选用蛋白、氟蛋白、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当采用水喷头、水枪、水炮等非吸气型喷射装置时,应选用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对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和含氧添加剂含量第2.1.2条
体积比超过10%的无铅汽油,以及用一套泡沫灭火系统同时保护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必须选用抗溶性泡沫液。
第2.1.3条泡沫液的储存温度,应为0~40℃,且宜储存在通风干燥的房间或散棚内。
用于配制泡沫混合液的水源,应符合下列要第2.1.4条
、配制泡沫混合液的水源应按泡沫液适宜的水质要求配备:
三、配制泡沫混合液的水温宜为4℃~35℃;第二节系统型式的选择
第2.2.1条
选择固定式、半固定式或移动式泡沫灭火系2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统类型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第2.2.2条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非水溶性甲、乙、内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可选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或半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二、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或半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三、甲、乙、丙类液体的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四、非水溶性液体的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直径大于18m的固定顶储罐以及水溶性液体的立式储罐,不应选用泡沫炮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五、高度大于7m、直径大于9m的固定顶储罐,不应选用泡沫枪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第2.2.3条下列场所宜选用泡沫喷淋系统一、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可能泄漏的室内场所;二、泄漏厚度不超过25mm的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可能泄漏的室内场所;
三、泄漏厚度超过25mm但有缓冲物的水溶性甲、乙、丙液体可能泄漏的室内场所。
第2.2.4条汽车槽车或火车槽车的甲、乙、丙类液体装卸栈台可选用泡沫喷淋系统或泡沫炮系统。第2.2.5条设有围堰的甲、乙、丙类液体室外流尚火灾区域应根据保护区域具体情况选用泡沫喷淋系统、泡沫炮或泡沫枪系统。
无围堰的甲、乙、丙类液体室外流消火灾区第2.2.6条
域宜选用移动式泡沫炮或泡沫枪系统。3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系统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第3.1.1条
泡沫灭火系统扑救储罐区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式3.1.1-1计算,并应按罐内用量、该罐辅助泡沫枪用量、管道剩余量三者之和最大的储罐确定:M=A·R·T+nQ·t+V
(3.1.1-1)
M一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L);式中:
A—一单个储罐的保护面积(m);一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L/minm2);R
T—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min);n—计算储罐的辅助泡沫枪数量;Q—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L/min);t—泡沫枪的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min);V—系统管道内泡沫混合液剩余量(L)。二、泡沫喷淋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式3.1.1-2计算:
M=A·R·T
(3.1.1-2)
式中:M一泡沫喷淋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L);
A——泡沫喷淋系统的最大保护面积(㎡);Rz——泡沫喷淋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L/minm2);Tz——泡沫喷淋系统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min)。4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三、泡沫炮、炮沫枪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式3.1.1-3计算:
(3.1.1-3)
M——泡沫炮、泡沫枪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式中:
液设计用量(L);
A——泡沫炮、泡沫枪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最大保护面积(m);
一泡沫炮、泡沫枪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L/min·m2);
T3——泡沫炮、泡沫枪系统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min)。
第3.1.2条
储罐的保护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固定顶储罐、浅盘式和浮盘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储罐,应为其储罐的横截面积;二、外浮顶储罐,单、双盘式内浮顶储罐,应为罐壁与泡沫堰板间的环形面积。
第3.1.3条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同时还应设置泡沫钩管、泡沫枪和泡沫消防车等移动泡沫灭火设备。
第3.1.4条
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在其防火堤外设置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其数量及其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3.1.4的规定。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40L/min。5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泡沫枪数量和连续供给时间
储罐直径(m)
>10且≤20
>20且≤30
>30且≤40
第3.1.5条
配备泡沫枪数(支)
连续供给时间(min)
当储罐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流量大于或等于100L/s时,系统的泵、比例混合装置及其管道上的控制阀、干管控制阀宜具备遥控操纵功能,所选设备设置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环境时且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3.1.6条
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主管道上应留出泡沫混合液流量检测仪器安装位置,在泡沫混合液管道上应设置试验检测口。
第3.1.7条
储罐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与消防冷却水系统合用一组消防给水泵时,应有保障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措施,且不得以火灾时临时调整的方式来保障。第3.1.8条
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沿防火堤外侧均匀布置泡沫消火栓。泡沫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60m,且设置数量不宜少于4个。
第3.1.9条
功能。
储罐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宜具备半固定系统第二节
第3.2.1条
储罐区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固定顶储罐固定式、半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及连续供给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50151-19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