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02 07:40:0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金相分析及相关的显微组织特征检测。具体内容如下:

检测项目:

  • 铸造黄铜的显微组织观察
  • 金相组织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包括α相、β相、合金元素分布等
  • 铸造缺陷的宏观和微观分析

检测方法:

  • 制样方法:取样、镶嵌、研磨、抛光等步骤来制备金相试样。
  • 腐蚀试验使用化学试剂对试样表面进行腐蚀,以便观察显微组织特征。
  • 显微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评估显微组织特征,如晶粒大小、相分布、相比例等。
  • 图像分析:在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组织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涉及产品:

  • 各种类型的铸造黄铜零部件,如管道配件、阀门、泵体、机械零件等。
  • 需要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铸造铜合金产品。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和方法,可以确保铸造黄铜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进而保障其在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铸造黄铜 金相

标准号:JB/T 5108-199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1-07-15

实施日期:199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黄铜α相比例和铸造黄铜晶粒度的分级原则和评级方法。本标准行之有效用于评定铸造黄铜α相的比例和铸造黄铜的晶粒度。JB/T5108-1991铸造黄铜金相JB/T5108-1991

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108—91

铸造黄铜

1991-07-15发布

199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铸造黄铜金相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黄铜α相比例和铸造黄铜晶粒度的分级原则和评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评定铸造黄铜α相的比例和铸造黄铜的晶粒度。2试样的切取和制备

2.1金相试样通常在抗拉试棒上切取,如有特殊要求可按技术文件规定切取。金相试样经金相砂纸粗磨、细磨后再进行机械抛光,必要时可进行手工精抛。2.23

JB/T5108--91

经抛光后的金相试样用5g氯化铁,10mL盐酸,100mL水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浸蚀。2.3

在切取和制备金相试样过程中不充许加热和变形。3显微检验

用光学显微镜评定铸造黄铜α相比例和铸造黄铜晶粒度,其放大倍数为100倍。显微检验时应首先通观整个受检面,然后按大多数视场对照级别图进行评定,3.2

在同一试样中,如有大小不同的晶粒时,则应估计每种晶粒的百分数,并在报告中注明。3. 3

铸造黄铜α相的分级和评级图

铸造黄铜α相比例近似的分为10%、20%、30%、40%、50%五级。铸造黄铜α相比例的分级按表1。4.2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7-15批准a相比例

1992-07-01实施

JB/T5108--91

5铸造黄铜晶粒度的分级和评级图JB/T5108—91

5.1铸造黄铜晶粒度按单位而积晶粒数分为八级。5.2

铸造黄铜晶粒度的分级按表2。

单位面积晶粒数

个/mm

视场直径70mm面积晶粒数

放大100俗

放大50倍

JB/T5108-91

附加说明:

JB/T5108—91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全国筹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机裁电子工业部沈阳铸造研究所归口。图11

本标准由沈阳铸造厂、沈阳铸造研究所负责起草,大连船用推进器厂,大连工学院,郑州机械所,长城机床铸造厂,沪东造船厂,铁道部威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上海新艺有色铸造厂等单位参加起草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5108-1991 铸造黄铜 金相》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