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11 13:02:58
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涉及到半导体设备的电源接口要求,包括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类型。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简要说明:检测项目:
- 电源接口的电压和电流规格
- 电源接口的机械规格
- 电磁兼容性要求
- 接地要求
- 绝缘强度测试
- 耐电压测试
- 功耗测试
检测方法:
- 电气参数测试:使用标准的电参数测量设备,对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测量。
- 机械规格检查:通过测量工具检查接口的尺寸、形状和安装方式是否合法合规。
- 电磁兼容性测试:使用屏蔽室和频谱分析仪器进行的EMC测试,确保设备不产生有害干扰。
- 绝缘和耐压测试:应用高压测试仪进行绝缘和耐压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 接地电阻测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设备的接地电阻,确保满足安全标准。
涉及产品:
- 半导体制造设备
- 半导体测试设备
- 半导体封装设备
- 其他与半导体生产相关的支持设备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半导体设备的电源接口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与兼容性,保障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稳定。
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
标准号:GB/T 15872-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1-02
实施日期:1996-08-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的供电类别,选择电源接插件、导线和电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设备的电源接口。GB/T15872-1995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GB/T15872-1995
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
Power supply interface for
scmiconductor equipment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5872—1995
本标准规定了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的供电类别,选择电源接插件、导线和电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设备的电源接口。2引用标准
GB 1002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GB 1003 三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GB5013.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第二部分,通用橡套软电缆
GB11919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3供电类别
供电类别应根据设备的功率来选择。选择相应供电类别后的设备电源范围见表1。表1
>5 000
4电源接插件
4.1根据设备所需的电压,电流、相数及接地要求选择的插头、插座及耦合器,应符合GB11919的规定。
对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5A的单相交流电,及额定电压不超过500V、电流不超过15A的三相交流电的插头,插座,分别根据GB1002和GB1003选用。4.210kW以上的设备,应采用接线盒或接线端子,用压接式或压力式接线,5导线与电缆
5.1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选择电缆,并应符合GB5013.2中表3.表4及表5的要求。5.2软导线和电缆的芯线颜色色序,见表2。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2批准1996-08-01实施
注;1)仅用于双重绝缘的设备。2)可用自然色或浅蓝色。
3)可用绿色。
GB/T15872-1995
N(中线)
5.3在电线电缆颜色色序有特殊要求时,应按产品标准或合同规定进行选择,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雅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濮川、吴兵、赵雨生、孙勤。地线
绿/黄3
绿/黄
绿/黄
绿/黄3
绿/黄”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5872-1995 半导体设备电源接口》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