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13 14:38:4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相关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外观:目视观察。
  • 熔点:标准熔点仪测定。
  • L-抗坏血酸含量:化学滴定法进行测量。
  • 酸值:以化学滴定法进行检测。
  • 皂化值:同样使用化学滴定法来确定。
  • 砷含量:根据规定的分光光度法。
  • 重金属含量:使用原子吸收或其他合适的分析方法。

涉及产品: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主要应用于各种食品产品中,作为抗氧化剂,常见于脂肪类食品、油炸食品和肉制品等。

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标准号:GB 16314-1996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6-05-21

实施日期:1996-1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用棕榈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取棕榈酰氯后与L-抗坏血酸反应制得的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可添加于食品中作为抗氧化剂及补充维生素C的营养强化剂。GB16314-1996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GB16314-1996

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部分内容

GB16314—1996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国外曾作为抗氧化剂广泛用于各种食品,由于本品是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衍生物,可为机体提供维生素C,因此,也可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食品化学法典》1983年第三版(简称FCC1)中抗坏血酸十六酯的标准制定的(经查FCC1994年第四补充版没有修订)。在鉴别项下增加碘量法鉴别。在试验方法上有的项目与FCC相同,有的项目与FCCⅡ不同。主要是为了与国标一致,试验方法更合理。但是,其原理和结果是等同的。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组织起草,由天津药物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雁起草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应成、钟南平、苑洪忠。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Food additive

-L-ascorbyl palmitate

GB16314-1996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酸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棕榈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取棕榈酰氯后与 L-抗坏血酸反应制得的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可添加于食品中作为抗氧化剂及补充维生素C的营养强化剂。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2-88

GB 603-88

GB 613--88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化学试剂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GB8450—87食品添加剂中碑的测定方法GB8451-87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3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化学名称;I-抗坏血酸+六酸酯

L-ascorbic acid,6-hexadecanoate分子式:C2H38O,

结构式:

CH3(CH2 )1,COOCH2

分子量:414.54(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4技术要求

4.1性状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5-21批准296

1996-12-01实施

GB16314---1996

本品为白色或黄自色的粉未,有轻微气味,极微溶于水和植物油,易溶于无水乙醇及无水甲醇中,室温下,4.5mL无水乙醇可溶解本品1g,耳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2项月和指标

含量(以C22H3g0),计),%

比旋度[αJ

熔点范围,℃

干燥失重,%

灼烧残渣,%

砷盐(以As计),%

重金属(以Pb计),%

试验方法

+21°~+24°

107~117

除特殊规定外,试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仪器、设备为一般实验室仪器、设备。

5.1鉴别

5.1.1原理

二氯靛酚钠溶液和碘液试验是根据本品在其结构上含有烯二醇式结构钠或碘氧化为双酮式结构

5.1.2试剂和溶液

,易被二氯靛酚

,同时二氯靛酚钠溶液或碘液试验退色,据此可对本品进行鉴别。5.1.2.12,6-二氯靛酚钠溶液:0.1%(m/V)水溶液。5.1.2.2无水乙醇(GB678)。

5.1.2.3碘液:0.1mol/L(GB675)。5.1.3鉴别方法

5.1.3.1取本品1g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该溶液可使0.1%的2,6-二氯靛酚钠水溶液退色。5.1.3.2取本品1g溶f10mL无水乙醇中,该溶液可使0.1mol/L的碘液退色。5.2含量测定

5.2.1原理

采用碘量法,本品在其结构上含有烯二醇式结构酮式结构

,同时使碘还原生成HI。

5.2.2试剂和溶液

,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碘液氧化为双5.2.2.1碘标准滴定溶液(0.1mol/L):称取碘(GB675)适量,按照GB603中规定的方法制备。5.2.2.2无水乙醇(GB 678)。

5.2.3测定方法

GB16314-1996

称取样品约0.3g(准确至0.0002g),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50mL无水乙醇使之溶解,再加水30mL,摇匀,立即用0.1mol/L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30s内不退色为终点,记下碘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ml)。

5.2.4结果的计算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含量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可按式(1)计算:V: G X 0. 207 3

式中:V--

滴定样品所消耗碘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碘标准滴定液的浓度,mol /L,一称量样品的质量,g;

(1)

0.2073—-与1.00mL碘标准滴定液c(1/21,)=1.000mol/1.]相当的以克表示的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质量,

取两次计算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5.2.5允许差

本方法二次平行测定的允许相对偏差在0.3%以内。5.3比旋度的测定

5.3.1仪器和试剂

5.3.1.1仪器:采用GB613中规定的仪器装置。5.3.1.2试剂:甲醇(GB683)。

5.3.2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约2g(准确至0.002g),置于2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按照GB613中规定的方法操作,并调节温度至25℃士0.5℃,测定。5.3.3结果的说明

比旋度[αJ按式(2)计算:

——25℃时的比旋度;

式中:[α

α——25℃时测定得的旋光度;1-—旋光测定管的长度,dm,

[a = × 100

100mlL溶液中含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质量(按干燥品计算),g。5.4熔点范围的测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33页熔点测定法第一法测定。--.( 2)

5.5干燥失重的测定

将约1g样品研成约2mm大小的颗粒,置于称量过的与样品测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干燥30min的扁形称瓶中,精密称定,然后将装样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56℃~60℃下,压力在2.67kPa(20mmHg)左右干燥1 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定重量,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干燥失重。5.6灼烧残渣的测定

5.6.1试剂和溶液

硫酸(GB 625)。

5.6.2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1g(称准至0.01g),置于已在700℃~800℃灼烧至恒重的瓷埚内,先用小火缓缓加热至完全炭化,放冷后,加硫酸0.5mL~1.0mL,使其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移入马福炉中,在700℃~800℃中灼烧至恒重。298

5.6.3结果的说明

GB 16314—1996

灼烧残渣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Xz = ms=m × 100

式中:m2——

-甘埚与残渣总质量,g;

m3—甘埚质量+g

m4—样品质量,g。

5.7砷的测定

按照GB8450中湿法消解砷斑法测定。5.8重金属的测定

按照GB8451中干法测定。

6检验规则

(3)

6.1本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查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标准的要求,每件产品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6.2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6.3取样方法按包装件数而定,总件数n≤3时,取样数为每件取样,总件数n≤300时,取样数为/n+1,总件数n>300时,取样数为/n十1。用清洁适用的取样器,深人每件包装的四分之三深度处。每件等量配样,用四分法缩样取化验用量的10倍量,分成两份,装入清洁、干燥、具有密封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中。瓶上贴有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和取样日期、取样人签名及必要的说明。一份送化验室,另一份密封保存,以备仲裁分析用,6.4如果检验的结果中有--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应加倍取样件数,重新取样品进行核验,产品重新检验的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标准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5如果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按照本标准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包装上应有牢固的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标明“食品添加剂”字样)、批号、产品生产批文号、生产日期、净重、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贮存条件。7.2本品应装于硬纸板桶/箱中,内衬牛皮纸袋和双层食品用聚乙烯塑料袋,夹层中放一包硅胶干燥剂。每桶/箱装量根据市场要求而定。7.3本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或其他有污染的物品及具有氧化性物质混装、合运。7.4本品应贮存在避光干燥处,防止受潮、受热。7.5按规定包装,原包装保质期为贰年(开封后尽快使用,以免变质)。29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