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28 14:45:5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是针对铝硅镁质匣钵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中涵盖了一些主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产品类型。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显气孔率的测定通常是通过浸水法或吸水法进行。
  • 常温耐压强度的测试通常使用液压机进行压力测试,直至样品破裂。
  • 荷重软化温度可以通过升温至指定温度阶段并施加负荷来评估。
  • 热震稳定性测试方法一般是通过快速加减温度循环来观察样品的稳定性行为。
  • 化学分析通常依据相关化学分析标准对材料的成分进行验证。
  • 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采用卡尺、游标卡尺等精密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同时通过目测观测外观。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主要以铝、硅、镁为基材所制成的耐火陶瓷窑具产品,通常应用于高温工业窑炉中,作为承载高温烧成物品的载体。

此标准在陶瓷、耐火材料生产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帮助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铝硅镁质匣钵

标准号:QB/T 1683-1993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3-03-28

实施日期:1993-10-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铝硅镁质匣钵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铝、硅、镁为主要成分,以莫来石、荃青石为主矿相,用于装烧日用陶瓷产品的匣钵。QB/T1683-1993铝硅镁质匣钵QB/T1683-1993

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铝硅镁质闸钵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 1683-1993

本标准规定了铝硅镁质厘钵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铝、硅、镁为主要成分,以奠来石、薰青石为主矿相,用于装烧用陶瓷产品的厘钵。2引用标准

B/T 2828

GB/T 2829

GB/T 2997

GB/T 3300

G3/T 3301

GBT3303

GB/r 4741

GB/T 5988

3/T 7322

QB/T1321

YB/T 370

3术语

3.1色差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致密定形耐火制品显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

日用陶瓷器的容积、口径误蒸,高度误差、重量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

日用陶瓷抗弯强度测定方法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重烧线变化试验方法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

隔瓷材料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荷重软化温度检验方法

表面星色不一致。

3.2过烧

烧成过程中超过规定的烧成温度3.3欠烧

烧成过程中低于规定的烧成温度。3.4厚度差

厚不致。

3.5裂纹

呈现大小长短不等的裂缝。

3.6变形

不符合设计规定的形状。

3.7疙瘩

表面呈粒状或条块状凸起。

3.8熔洞

易熔物在烧成过程中熔融而产生的孔洞。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3-28批准444

各类标注行业资科免卖下载

1993-10-01实施

3.9其他缺陷术语按GB/T3303执行。4产品分类

QB/T 1683-1993

按产品的用途分为碗类、盘碟类、壶杯瓶类及其他类匣钵。4.7

按产品化学组成分为ASM-1类及ASM-2类。化学成分见表1。表1

≥>55. 0

学戒分,

K,O+Na20

4.3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口径小于240mm)、中型(口径在240~340mm之间)、大型(口径大于340 mm).

技术要求

便钵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要求。表2

缺陷名称

欠烧,裂穿,缺口

不平整度

厚度差

裂纹(长度)

弦磨(直径)

工准产

产品规格

充许范围

不明显

不严重

不充许

不超过口餐的05

不超过口轻的1.0%

不超过口径的1.5%

厘塔,口没裂纹长不超过 30

、口沿毂纹长不超过帕

匣,口沿裂敛长不超过60

底部不充许。其他部位宽度大于0.5的製纹不允许小型

其部位不大于5.限3个

其他部位不大于5限4个

其他部位不大于5.限5个

内表面和睡钵口铅与底(肩)部接触面不充许各型

本标准行业浴料高安

直不超过5.深度不超过2

QB/T1683-1993

5.2匣钵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要求。表3

常温抗弯

显气孔率

重烧线

体积密度

5.3厘钵的口径、高度、重量误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口径误差

高度误差

重量误差

6试验方法

6.1口径变形测定按GB/T3300执行。6.2

厚度差用精度0.05mm的游标卡尺测定。热稳定性

(以抗弯

强度保持

率表示),%

产品规格

6.3口径误差、高度误差、重量误差测定按GB/T3301执行。6.4

底部不平整度测定按本标准附录B(补充件)执行。800℃膨胀

≤3.5×10-6

≤4.0×10

耐火度

≥1 580

≥1 650

荷重软化

允许范围

常温抗弯强度测定按GB/T4741执行。试样制备按本标推附录C(补充件)规定。6.5

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测定按GB/T2997执行。6.7

重烧线变化测定按GB/T5988执行。6.8热稳定性测定按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执行。6.9

线膨胀系数测定按QB/T1321执行。6.10耐火度测定按GB/T7322执行。6.11荷重软化温度测定按YB/T370执行。试样制备按本标准附录C(补充件)规定。7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采用每百单位不合格品数(计件法)检验。每批产品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7.1交收检验

7.1.1交收检验项目为5.1及5.3规定的内容。7.1.2交收检验按GB/T2828的规定进行,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检查水平及抽446

标准授搜网wA.ksCso.

用路等

样方案见表5。

检验项目

口径误差

高度误差

重量误差

不合格分类

QB/T 1683- 1993

合格质量水平

7.1.3产品批的形成:受检产品按品种、规格分别形成批。7.1.4样本的抽取随机进行。

检查水平

一般检查水平】

7.1.5检验的各个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7.1.6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批时,该批产品由交货方返工后方可再次提交检验。7.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必须进行型式检验。产品原料配方改变时;

生产工艺方法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停产6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生产工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抽样方案

从正常检查一次抽

样开始,按转移规则进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型式检验按GB/T2829的规定进行。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别水平及抽样方案见表6。

准热实网

念标准行格料劳费素

捡验项目

口径误差

高度误差

重量误差

重烧线变化

显气孔率

体积密度

耐火度

线膨胀系数

荷重软化温度

常温抗弯强度

热稳定性

不合格分类

QB/T1683—1993

不合格质量水平

判别水平

7.2.5检验的项目中如有-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存

8.1每件产品必须有制造单位标记。8.2产品出厂必须包装,并附有产品合格证。8.3产品贮存室应保持干燥、清洁,产品严禁雨淋、受潮。448

准热实网

标准行料劳费素

抽样方案

样本量

m=2 n2—2

nm=2 nz±2

n2 m2+=2

(每6根试条

组成一个样本)

ni=2 nz=-2

(每6根试条

组成一个样本)

A1方法概要

QB/T1683—1993

附录A

钵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补充件)

在本方法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以试样经受850℃至20℃水中,一次热交换后的强度保持率来度量制品的热稳定性。

A2仪器设备

A2.1加热炉

炉温能达到850℃以上,装入试样后,5min内便能加热至850℃,温差能控制在士15℃内。a.

b.炉堂内至少可容纳6根试样同时进行加热。炉堂内温度分布均匀,保证各根试样的受热端面之间温差小于15℃。c.

A2.2热电偶、毫伏计。

A2.3流动水槽至少可容纳6根试样同时进行急冷,并保证流出水的温度比流人水的温度不大于30℃。A2.4干燥箱: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热干燥箱。A2.5卡尺: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A2.6试验机:同测定抗弯强度试验机。A3试样

试样的制备按本标准附录C(补充件)执行。A4测定步骤

A4.1制好的试样经于燥后与匣钵共同烧成,开窑后冷却至室温即可测定,如受潮或开窑后多天的试样必须在(110土5)C下烘于2h(或在更高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A4.2将加热炉升温至850C,保温15min后,将试样迅速伸入炉堂内,使试样距离炉门口内侧50mm左右,并使试样均勾受热,试样不得叠放,试样人炉后,炉温降低不得超过50℃。A4.3试样入炉后,5min内使炉温迅速回复至850℃,并继续控制炉温在(850士15)C范围内,保持20 min

A4.4保温完毕后,立即取出试样,迅速平行浸人(20士2)C的流动水中约50mm深。A4.5试样在流动冷水中急冷3min后取出,用毛巾吸干。A4.6试样入干燥箱干燥,在(110士5)C烘至恒重,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抗弯强度测定。A5结果计算与表示

A5.1以6根试样的平均值(相对偏差不大于10%)作为热交换后试样的抗弯强度。A5.2热稳定性计算(以试样的抗弯强度保持率表示)。Ph =

强度保持率,%;

式中:Ph

=×100

一经一次热交换后试样的常温平均抗弯强度,MPa;未经热交换试样常温平均抗弯强度,MPa。P

准热实网

QB/T1683--1993

附录B

便钵底部不平整度测定方法

(补充件)

匣钵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底部会逐渐发生变形以至影响装烧产品的质量,便钵底部的这种变形现象,称为底部不平整度。

匣钵底部不平整度的测定方法是将待测匣钵放在平面上,将长度相等或略小于匣钵内径的直尺平放于匣钵底部,并用另一带有刻度的直尺垂直于匣钵底部,用带刻度的直尺测量出水平直尺和匣钵底部的最大距离。此值即为厘钵底部的平整度。附录C

常温抗弯强度、荷重软化温度试样制备方法(补充件)

匣钵为空心薄壁耐火制品,常温抗弯强度、高温荷重软化温度的试样无法在产品上切取,均采用配方制匣泥料及工艺制做。强度试样用铜模手工印制而成,试样尺寸为170mm×5mm×25mm,供测定用的试样规定为6根,试样表面不得有破裂现象,否则须另行制样,制好的试样经干燥后随产品一道烧成供测试用。

荷重软化温度试样用石膏模手工印制而成,试样尺寸为36mm×50mm的圆柱体,其上,下两底面须研磨平坦,相互平行并与主轴垂直。试样干燥后随产品一道烧成,供测试用。附加说明:

本标推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雄由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王庆龄、郑可敦、黄彩娥。自本标推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部标准QB903--1983《铝硅镁质厘钵》作废。4.50

准搜变网

四伞元准行业饺科力六较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