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7次  |  2024-12-31 11:38:2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水位观测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下是涉及的主要内容:

检测项目:

  • 水位变化的定时测量
  • 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测定
  • 水位涨落速率的观测
  • 异常水位事件的记录

检测方法:

  • 直接测量法:利用水位尺或量水杆直接读取水位刻度。
  • 浮子测量法:利用浮动设备和装置,如浮标与连杆机械传感,将水位变化转化为可读数值。
  • 仪器测量法:使用水位记录器、雷达水位计或声波水位计进行连续监测。
  • 遥感技术:在较大范围内使用卫星或无人机遥测水位情况。

涉及产品:

  • 水位测量尺、量水杆
  • 电子水位记录仪器
  • 浮子系统和配件
  • 雷达水位计和声波水位计
  • 遥感技术设备

该标准的实施确保了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工作中的数据精确性和可靠性。

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水位观测标准

标准号:GBJ 138-1990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0-07-02

实施日期:1991-06-01

标准状态:现行

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湖泊、水库、人工河渠、受潮汐影响河段和水工程附近的水位观测.GBJ138-1990水位观测标准GBJ138-1990

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

GBJ138—90

1991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

GBJ138—9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6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水位观测

标准》的通知

(90)建标字第31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水位观测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0年7月2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水文工作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充实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市解放大道1155号),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水利部

1990年5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二章水位站

第一节水位站的站址选择

第二节基面的确定

第三节水准点的设置

第四节水尺断面的布设

第五节水位站地形测量和大断面测量第六节测站考证

第三章水位观测设备

第一节 水

第二节

测针式、悬锤式水位计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四章

自记水位计….

设置安装的误差来源与控制****使用水尺的水位观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一般规定

河道站的水位观测·

水库、湖泊、堰闸站的水位观测潮水位观测

枯水位观测

高洪水位观测

迁移基本水尺断面时的水位比测第七节

第八节附属项目的观测

第九节水尺零点高程变动时的水位订正方法,第十节人工观读的误差来源与控制第五章使用自记水位计的水位观测第一节自记水位计的检查和使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电电

·(22)

(23)

(25)

(26)

(28)

(28)

(34)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节自记水位计的比测

第三节自记水位记录的订正和摘录第四节自记记录的误差来源与控制第六章水位观测结果的计算.

第一节

日平均水位计算

第二节

水面比降的计算……

第三节

潮水位特征值的统计

第七章水位观测的不确定度估算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报表的编制规定

弧形闸门开启高度的换算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2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4)

(40)

(40)

(41)

:(48)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1.0.1条为了合理地统一我国水位站建立、水位观测设备设置、水位观测和计算等方面的技术规定,保证水位观测资料的质量,以便为各类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制定本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湖泊、水库、人工河渠、受潮汐影响河段和水工程附近的水位观测。第1.0.3条水位观测的时制应采用北京标准时。第1.0.4条水位观测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水位站

第一节水位站的站址选择

第2.1.1条水位站的站址选择应满足建站的目的和观测精度的要求,选择在观测方便和靠近城镇或居民点的地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河道水位站,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和水流集中的河段。

二、湖泊出口水位站应设在出流断面以上水流平稳处,堰闸水位站和湖泊、水库内的水位站宜选在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的地点。

三、河口潮水位站宜选在河床平坦、不易冲淤、河岸稳定、不易受风浪直接冲击的地点。

第2.1.2条水位站建站方案,必须根据查勘提供的河道地形,河床演变,水文特征,水力条件和水位站工作条件等情况,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

第2.1.3条水位站根据水文站网规划将发展成水文站时,站址应根据水文站的要求进行选择。第二节基面的确定

第2.2.1条水位观测所采用的基面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已设水位站,应将原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

、新设站应采用与上下游测站相一致的基面,并作为本站冻结基面。

工程2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三、水位站已采用测站基面的可继续沿用。四、水位站采用的冻结基面应尽快与我国现行的国家高程基面相连结,各项水位、高程资料中应写明本站采用的基面与国家高程基面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三节水准点的设置

第2.3.1条测站水准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基本水准点应设在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水位以上,地形稳定、便于引测保护的地点。当测站附近设有国家水准点时,可设置一个基本水准点,当测站与国家水准点连测困难时,应在不同的位置设置三个基本水准点,并应选择其中一个为常用水准点。二、当基本水准点离水尺断面较远时,校核水准点应设在便于引测和稳定的地点。当基本水准点离水尺断面较近时,可不设置。

三、测站水准点应统一编号,保持不变。第2.3.2条基本水准点的底层最小入土埋深;不冻地区宜Xx

图2.3.2水准点埋设示意图

1—标志盖,2——水准点标志;3——铁管;4——混凝土基座,5

—铁轴根络,6-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一混凝土底层。

W·3·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为1.2~1.5m,冻土层厚度小于1.5m地区宜为2.0m,冻土层厚度大于1.5m地区宜在冻土层以下1.0m。见图2.3.2。水准点可直接浇注在基岩或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上。在基岩上浇注水准点时,应选择坚固稳定的岩石。当岩石表面有风化层时,应先予以清除:当基岩露出地面时,可在岩石上凿孔槽,将金属或磁料制成的标志浇注在孔槽中。当基岩在距地面不深处,应先将带混凝土底座的铁管或钢轨固结在基岩上,再将水准点标志浇注在灌有水泥沙浆的铁管顶端,当采用钢轨时,应在其上端直接旋成半圆球形作为水准标志。

第2.3.3条校核水准点可用长柱形石料、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士桩制成,上端凿成或浇注成半圆球形的标志,下端浇注混凝士底座。或在坚固的岩石上凿刻或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上浇注而成。校核水准点理设的最小入士深度可按基本水准点的规定执行。

第2.3.4条水准点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本水准点除列入国家一、二、三等不准网的以外,其高程应从国家二、三等水准点用不低于三等水准接测。据以引测的国家水准点一经选用,当无特殊情况时不得随意更换。二、校核水准点应从基本水准点采用三等水准接测。当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四等水准接测。

三、水准点稳定性较差的,或对水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测站,基本水准点宜3~5年校测一次,其他测站宜510年校测一次。校核水准点宜每年校测一次。当有变动迹象时,应及时校测。四、当上下比降断面附近分别设有校核水准点时,且基本水准点向两个校核水准点分别引测的测距之和与两个校核点之间的测距相比相差不大,应从基本水准点先引测其中一个,再连测另一个。当基本水准点处于上下比降断面校核水准点之间时,可分别引测。工程建4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四节水尺断面的布设

第2.4.1条基本水尺断面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河道水位站的基本水尺断面,应设在顺直河段的中间,并与流向垂直。

二、堰闸水位站的上游基本水尺断面,应设在堰闸上游水流平稳处,与堰闸的距离不宜小于最大水头的3~5倍:下游基本水尺断面应设在闸下游水流平稳处,距消能设备末端的距离不宜小于消能设备总长的3~5倍。

三、水库水位站的基本水尺,应设于坝上游水流平稳处,当坝上水位不能代表闸上水位时,应另设闸上水尺。当需用闸坝下游水位推流时,应在邻近下游水流平稳处设置水尺断面。四、湖泊水位站基本水尺断面应设于有代表性的水流平稳处。第2.4.2条比降水尺断面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要求进行比降观测的站,应在基本水尺断面的上下游分别设置上下比降水尺断面。当受地形限制时,可用基本水尺断面兼作比降上或下断面。

二、比降水尺断面应设在顺直河段上。上下比降断面间不应有外水流入或内水分出,河底和水面比降不应有明显的转折。上、下比降断面的间距应使测得比降的综合不确定度不超过15%(置信水平为95%)。

三、比降断面间距的测量,往返不符值,应小于测段距离的1/1000。

四、比降断面的间距可按下式计算:1.当校核水准点在一个断面上时:L=ZZx

(S+/+22zxS)

式中L—比降断面间距(Km);

(2.4.2—1)

Sg一一水尺水位观读的标准差(mm),无波浪或有静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5.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设备时为5mm,

Sm一一水准测量1Km线路上的标准差(mm),三等水准为6mm,四等水准为10mm,

Xs一一比降观测允许的综合不确定度(15%);△Z一一河道长1Km的落差(mm),落差变幅较大时,应视比降观测的主要目的选用适当的△Z值,一般测站可选用中水位时的落差值。

2.当上下比降断面分别设有校核水准点,且其中一个校核水准点是由基本水准点经过另一个校核水准点按三等水准连测时:2

/s(Lu+Li)+SmL+2Sg

L=NZ·Xs

式中S㎡一三等水准测量1Km线路上的标准差;(2.4.2—2)

L.—一上断面水准点至上断面水尺的平均测距(Km);L1一一下断面水准点至下断面水尺的平均测距(Km)。第五节水位站地形测量和大断面测量第2.5.1条水位站可只进行简易地形测量,当对测站地形图在使用上有较高要求时,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第2.5.2条水位站的简易地形测量应在设站初期进行,以后在河道、地形、地貌有显著变化时,可根据变化情况进行全部或局部重测。当该地区测有适合测站应用的地形图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测绘。

第2.5.3条水位站简易地形的测量范围、测绘内容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简易地形测量的平面控制可采用视距导线或罗盘仪导线,视距导线的边长可采用视距法测定,罗盘仪导线可采用钢尺或皮尺测定。视距导线的角度可采用经纬仪半测回测定,罗盘仪导线的角度可用刻度至半度的罗盘仪测定。高程控制应采用四等水准,水准点、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测点的高程可用视距高差测量。

工程建6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