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31 15:33:0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内容可以如下描述:

检测项目:

  • 螺纹表面缺陷检测
  • 螺纹根部的微裂纹检测
  • 螺纹接触面的金属疲劳或应力损伤检查

检测方法:

  • 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运用渗透液透入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然后通过显像剂使缺陷显示出来。
  •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或增大装置检查螺纹的外观和表面状况。
  • 辅助机械方法:可能添加机械探针或其他检测工具以协助识别潜在缺陷。

涉及产品:

  • 油井管,包括用于钻机和油井生产的各类非铁磁体材质的螺纹管
  • 相关的管件及接头

该标准的重点在于通过无损检测方法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油井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尤其对于潜在存在缺陷的非铁磁体螺纹部位加以关注。

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

标准号:SY/T 6508-2000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发布日期:2000-12-25

实施日期:2001-06-01

标准状态:现行

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的简介

SY/T6508-2000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SY/T6508-2000

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的部分内容

1C875.180.10;77.040.20

E 92: H 26

备案号:820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5082000

油并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for OCTG Liquidpenetrant flaw detection for nonferrous magnetic thread2000-12-25 发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1-06-01实施

SY/T 6508—2000

本标准是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系列标准之一:此系列标准还包括:SY/T5446-92、SY/T5447—92SY/r5448—92等标准。本标准的目的是:对用」石油工业的非铁磁性油并管螺纹探伤检验提供通用的L艺准则和方法各种无损检测方法是互相补充的,因此,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可采用其它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石油管材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苣西民方伟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关然气行业标准油并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for OCI'G Liquidpenetrant flaw detectinn for nonferrous magnetic threadSY/F 6508—2000

本标准规定了非铁磁性油并管螺纹渗透探伤的操作人员要求、探伤力法、探伤用探伤剂和装置,探伤灵敏度和标定、探伤步骤等。本标准适用于非铁磁性油井管螺纹渗透探伤检验,以发现螺纹部位疲劳裂纹等表面开口缺陷,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谁的条文:本标难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推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5097—1985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3操作人员要求

3.1操作人员须持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节。3.2操作人员的近距离矫正视力须在1.0以上,辨色能力应达到能区分与渗透探伤方法有关的颜色对比度。

4探伤方法

+.1分类

4.1,1渗透探伤按所用渗透剂含染料的类别分为:)光渗透探伤;

b)差色渗透探伤:

c)荧光着色(两用)渗透探伤,4.1.2透探伤按渗透剂去除方法分为:a)水洗法渗透探价;

6)亲油性后乳化法渗透探伤:

)溶剂去除法渗透探伤:

)亲水性后乳化法渗透探伤。

4.1.3渗透探伤按显像的类型分为:a)粉显像:

b)水溶性湿显像;

)水悬浮性凝显像;

d)非水湿显像;

)特殊显像;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12-25批准2001-06-01 实施

f)自显像。

4.2方法

SY/T6508-—2000

根据非铁磁性油井管服役环境状况,采用水洗型、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探伤方法和着色渗透探伤方法对非铁磁性油井管螺纹进行渗透探伤。4.3工艺

4.3.1水洗型荧光渗透探伤和水洗型着色渗透探伤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预清洗

于粉显像

水基湿式显像

去除显像剂

非水基湿式显像

图水洗型荧光(着色)渗透探伤工艺流程方框图4.3.2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探伤和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探伤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预清洗

溶剂去除

干粉显像

非水基湿式显像

去除显像剂

图2溶剂去除型荧光(着色)渗透探伤工艺流程方框图5探伤剂和装置

5.1探伤剂包括了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不同型号的探伤剂不能混用。a)渗透剂应有良好的性能、颜色鲜艳、对被检螺纹表面无腐蚀、对人体无害;b)清洗剂应能去除被检表面的多余渗透剂又不会过洗;c)显像剂应能在被检表面上形成均匀的背景,对渗透剂有强的吸附性能。5.2探伤装置主要由渗透装置、清洗装置、显像装置、干燥装置、观察装置等构成。a)渗透装置包括喷涂设备等。

b)清洗装置包括喷洗设备等。

c)显像装置包括喷酒设备等。

SY/T6508—2000

d)干燥装置包括热风设备和压缩空气设备等。e)观察装置包括内外螺纹观测用黑光灯、5~20倍的放大镜及反光镜等。黑光灯的波长范围为330~390nm,距黑光灯滤光玻璃表面380mm处的紫外线辐照度不应低于1000mW/cm2,紫外线辐照度的测量使用紫外线辐照计。也可按照GB/T5097进行测定。6探伤灵敏度和标定

6.1用不锈钢镀铬辐射状裂纹试块(B型试块)检查探伤剂性能和标定探伤灵敏度,应能发现B型试块上的辐射状裂纹型缺陷。

6.2B型试块表面与实际检验螺纹表面形状相差较大,清洗状况相差也较大,因此,在探伤前,也可用带有裂纹的自然缺陷试块标定探伤灵敏度,自然缺陷试块与B型试块之间的关系应通过试验确定。标定步骤同本标准第7章探伤步骤,螺纹实际试块与B型试样要求及制作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7探伤步骤

7.1预清洗

为了有效地进行渗透检验,在被检螺纹表面施加渗透剂前,必须将螺纹表面及缺陷内的油污、泥浆、切屑及其它污物清洗干净并使之干燥。清洗方法根据附着物的不同,可采用溶剂清洗,碱性清洗等方法进行。清洗后,被检部位要进行充分干燥,以便排除缺陷内的溶剂及水分。可采用自然蒸发或压缩热空气吹干的方法进行。

7.2渗透

将渗透剂喷涂于被检螺纹表面,使整个被检部位完全覆盖,并使被检螺纹表面在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环境温度以15~40℃为宜,渗透时间通常在10~15min之间。当环境温度在5~15℃范围时,渗透时间应相应地延长

7.3去除多余渗透剂

去除被检螺纹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以不使渗透于缺陷中的渗透剂流出为限。7.3.1水洗型渗透剂用水进行清洗,清洗时,必须边清洗边观察,以免清洗不足或清洗过度。使用喷嘴或气压水/喷枪将水喷出的清洗水压一般为0.1~0.3MPa,水温为15~40℃。使用荧光渗透剂时,水清洗过程应在黑光灯下进行。应尽量缩短水洗时间,以螺纹表面形成合适的本底为宜,避免过洗。水洗后应先擦干,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若发现过洗,应干燥,按工艺重新进行渗透和水洗。7.3.2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首先应选用干净不起毛的布擦式,直至清除部分多余渗透剂。然后,用蘸有少许溶剂的不起毛布擦拭,直至将剩余渗透剂全部擦净。为了不清除掉缺陷内的渗透剂,应避免使用过量的溶剂。如发现渗透剂去除过量,应从预清洗开始,按工艺重新处理。7.4干燥

施加显像剂之前,被检螺纹表面要进行干燥处理。7.4.1采用水洗方法去除渗透剂时,可采用清洁、干净的压缩空气吹干或用吹风机吹干的方法进行干燥。

7.4.2采用清洗剂去除渗透剂时,因多余渗透剂可用清洗剂擦除,故应采用自然干燥或用布擦干的方法,但不得加热干燥。

7.4.3干燥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蒸发掉缺陷内的渗透剂,降低探伤灵敏度。7.5显像

显像是通过毛细管作用将缺陷内的渗透剂吸至表面,并扩散形成清晰可见的缺陷图像的过程。7.5.1湿式显像剂在被检螺纹干燥前施加,其它类型的显像剂,均应在被检螺纹部位干燥之后立即3

施加。

SY/T 6508--2000

7.5.2施加湿式或下式显像剂可采用喷涂、喷淋等方法,施加时应确保完全且均匀地覆盖被检螺纹表面,以微显被检螺纹表面为宜。7.6观察

为了保证显像剂将缺陷内的渗透剂充分吸出,观察显示的痕迹应在显像剂施加旨7--30mim内进行,如果显示痕迹的大小不过分扩大,则可超过上述时间观察,内螺纹显示痕迹须借助反光镜观察。7.6.1荧光渗透法探伤时、在黑光灯启动10~15min方可工作,被检测螺纹表面上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1000gW/znz,局部暗空环境白光照度应小于201x。现察前要有5min以上时间使眼睛适应暗室环境。

7.6.2着色渗透法探伤时,应在大于5001x的可见光下观察:7.6.3当出现显示痕迹时,可用5-20倍放大镜仔细规察,并确定此痕迹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显示,7后妙理。

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影响被检螺纹的使用,应将被检螺纹表面上的显像剂清除掉,并进行防护处理。

8探伤结果标记和记录

8.1显示痕迹的记录

缺陷显示痕迹根据需要可用照相、草图等记录。8.2标记

对被检部位需要标记时,应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标记。)对每个检验合格品用着色(酱紫色或黄色)P符号进行标记:b)对存在缺陷的被检部位用凹色测漆等标记缺陷存在位置。8.3探伤证录

填写探伤记录时可记录如下事项:a)探伤日期:

b)油井管的名称、规格及材质;()探伤方法:

(1)着色法:

(2)荧光法;

d)探伤剂的名称:

e)探伤灵敏度;

)操作方法:

1)清洗法:

(2)谚透方法:

(3)老除方法:

(4)干燥法:

(5)显像方法:

g)操件条件:

(1)检验时的温度(境温度及渗透液温度)(2)渗透时间:

(3)洗静用水的温度和水压;

(4)于燥温度及时间;

(5)显像时间及观察时间;

h)探伤结果:

(1)有无缺陷;

SY/T 6508—2000

(2)缺陷显示痕迹的特征(位置和形状),并附草图或照片:i)探人员的姓名及取得的资格:9探伤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a)被检油井管的名称、材质和数景;b)委托单位、依据的技术文件或探伤要求;c)渗透探伤剂的型号、类别;

d)探伤灵敏度、探伤结果;

e)探伤人员、审核人员签署:

f)探伤日期,报告日期;

g)探伤单位的探伤试验公章。

10安全要求

探伤剂中含有易燃,挥发性液体,探伤现场应通风良好,远离火源。10.1

操作人员应戴乳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长时间或多次接触探伤剂。10.2

10.3操作人员不要用眼晴直接观看紫外线,防止损害眼睛,也可以配戴防紫外线的眼镜。SY/T 6508-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对比试块

A1不锈钳镀铬辐射状裂纹试获(B型试块):该试块为单面镀的长方形不锈钢试快:推荐尺寸为130trtm×251m×4mul1,不锈钢材料可采用1Crl8Vi9ri单面磨光后镀铬,铬层厚度为25um左右,镀铬后退火,消除内应力,然后,从未镀面以直径10mm的钢球,用布氏硬度法按7500V、10000N及12500N打三点硬度,使在镀层上形成三处辐射状裂纹。

A2带有已知裂纹的螺纹实际试块,它具有与被检螺纹部位相同的表面状态、儿何形状和特性。13试快使用后应进行清洗,不应残留任何渗透探伤剂的痕迹,消洗后,将试块放在含有5U%乙醇溶剂的密封容器内保存,或将试块放入丙酮或乙醇游液中浸溃30min,晾干或吹干后置于试块盒内,并放置在于燥处保存。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SY/T 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