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30 14:30:04
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一、检测项目:
-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性能
- 钢丝绳的弯曲疲劳性能
- 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 钢丝绳的扭转性能
- 钢丝绳的腐蚀程度
- 钢丝绳的断丝数量
- 钢丝绳的结构松弛或变形程度
- 钢丝的局部损伤检测
上述检测项目旨在全面评估钢丝绳的实际状态与可延续使用性能。
---二、检测方法:
- 破断拉力测试:通过拉伸试验设备施加标准轴向拉力,直至钢丝绳断裂,测定其破断载荷。
- 弯曲疲劳测试:借助专用的弯曲疲劳试验设备,对钢丝绳进行反复弯折,记录弯折次数直至断裂。
- 磨损检测:通过测量钢丝绳直径或线径的变化来判断其磨损程度。
- 腐蚀检测:采用目测结合化学试剂对钢丝表面进行腐蚀评估。
- 断丝检测:通过目测、探伤设备或金属探测器检测钢丝绳中的断丝。
- 扭转试验:将钢丝绳施加旋转力矩,测试其抗旋转性能。
- 无损检测:采用电磁检测等技术,发现钢丝绳中的内层断裂或内部局部性损伤。
各种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具体操作,取决于钢丝绳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三、涉及的产品:
- 用于煤矿井下提升系统的钢丝绳
- 用于煤矿斜井运输的钢丝绳
- 用于煤矿固定设备中的悬挂钢丝绳
- 其他煤矿中承担重要功能的承载钢丝绳
这些产品均涉及安全性及使用性能,因此要求严格按照该标准定期检测。
---总结而言,《MT 717-1997》标准规定了对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的详细检测和判定规则,确保钢丝绳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
标准号:MT 717-1997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发布日期:1997-12-30
实施日期:1998-07-01
标准状态:现行
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重要用途钢敷绳悬挂和使用中定期试验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重要用途的圆股和异型股钥丝绳及扁钢丝绳(以下简称绳)。本标准不适用于面接触钢丝绳及密封钢丝绳。MT717-1997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MT717-1997
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的部分内容
MT717-1997
钢丝绳是涉及煤矿提升运输安全的重要都件。为加强煤矿量要用途在用钢丝继的(包括悉挂前和使用中钢丝绳)管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料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煤凝工业部煤矿安全标推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焱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离搬娟、杨允功。本标准委托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升运输安全技术及装备分会负费解释。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
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
Testing method ant decision rule of wire ropesfor in use mine koisting
MT 7171997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重要用途钢丝绳悬挂和使用中庭期试验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重要用途的圆般和异型股钢丝绳及扁钢丝绳(以下简称绳)。本标准不适用于面接触钢丝绳及密封钢丝绳。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号1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28-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8-84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MT716—1997煤矿置要用途钢丝绳验收技术条件煤安全规程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3新继暴挂前技术要求
3.1新巍到货后必须按MT716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备用。3.2保管期超过1年的绳,在悬挂前必须再次按MT716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3各种用途的绳悬挂时的安全系数(实测的合格钢丝破断拉力总和与其所承受的最大静拉力之比)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3.4新继的韧性指标(反复弯曲次数和扭转次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专为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绳,光面缴的韧性指标不低于MT716中的光面和B类镀锌绳的规定;镀锌绳不低于MT716中AB类的规定;b)专为升降物料用的维,光面继的韧性指标不低于MT716中的光羅和B类镀锌绳的规定,镀锌应不低于MT716中A类的规定。
4在用继定期检验的技术要求
4.1周期:
4.1.1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绳,自悬挂时起每隔6个月检验1次:悬挂吊盘用的绳每隔12个月检验1次。
4.1.2升降物料用的绳,自悬挂时起到1年时进行第次检验,以后每术6个月检验1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2-30批准762
1998-07-01实施
MT7171997
4.2定期检验只做钢丝破断拉力和反复弯曲两种试验。4.2.1以同一公称直径的钢丝为一组,钢丝的破断拉力应不小于该组钢丝平均破断拉力的90%。4.2.2用作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光面绳,钢丝的反复弯曲次数应不低于新绳允许弯曲次数的90%;用作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AB类镀锌绳,钢丝的反复弯曲次数应不低于新绳允许鸾曲次数的85%,用作升降物料的光面和镀锌绳,钢丝的反复弯曲次数应不低于新绳允许弯曲次数的80%。以上百分数计算的结果应修约为整数(如表1所示)。763
MT 717 -- 1997
00>06
06\>p>08
09>p09
09 >p>0
081>p02
o1>p00
00>6*0
56'0>p>06°℃
06 0>>80
s8.0>p>08℃
s20>p02℃
020>>99℃
[s90>p09℃
090>p99
ss0>p0s0
MT7171997
8686o6o
MT717--1997
4.2.3钢丝的公称抗拉强度和公称直径均应以新绳验收检验时确定的数值为准。注
1当没有新绳的原始数据时、应以同公称直径钢丝的平斑破断拉力所对应的单均抗拉强度上靠MT716标准中的公称抗拉强度级,作为该直径钢丝的公称抗拉强度。2当用户没有提供钢丝的公称直径时,可用实测径进行计算和考核。4.3定期检验的不合格钢丝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三角股芯的低碳钢丝,填充丝和补梭丝不计在内)之比必须小于25%,
4.4在用绳经定期检验,其安全系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专为升降人员时不小于7,
b)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绳,升降人贯时不小于7,升降物料时不小于6,c)专为升降物料用和瑟挂吊盘时不小于5。5试验方法
5.1验胶检验合格后保管期超过1年的绳,邀挂前再次检验,按MT716规定的方法进行。5.2在用绳定期试验方法:
5.2.1裁取一段送够长度的试样,将其全部拆散,同一公称直径的钢丝为一组,进行钢丝的被断拉力机反复弯曲试验。
圆股中的填充钢丝、中心丝,异型般芯钢丝,绳的钢芯,只参加钢丝破断拉力总和的试验和考核。三角股芯中的低碳钢丝、填充丝和补校丝一般不包括在试样范围内。5.2.2钢丝的破断拉力试验按GB/T228规定的方法进行。钳口之间的矩离应不小于100mm。5.2.3钢丝的反弯曲试验按GB/T238规定的方法进行。5.2.4·在用户没有提供钢丝公称直径的情况下,厕应实测钢丝直径。应在没有磨损和锈蚀的部位上按MT 716中5.2.1方法进行测量,并对照有关资料(标准或产品样本)确定钢丝的公称直径。5.2.5拆股时如发现断丝,断的钢丝不再做破断拉力和反复燃曲试验,并在检验记录中注明。计算钢丝的平均抗拉强度时,应消除断丝的影响。6判定规则
6.1经验收检验或悬挂前检验合格的新绳,其韧性指标和悬挂时的安全系数符合3.3.3.4的规定,方谁使用。
6.2在用绳定期试验结的判定:
6.2.1不合格钢丝的判定:
a)破断拉力不符合4.2.1规定的钢丝为不合格钢丝,6)技复弯曲次数不符合在,2.2规定的钢丝为不合格钢丝,c)试样内的断丝为不合格钢丝。注:1根钢丝同对有多项不会格时,按1根计算。6.2.2不合格钢丝的数量罐过4.3规定时,必须换绳。6.2.3安全系数不符合4.4规定时,必须换绳。766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MT 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